是故,請先生教我良策退敵。”
“原來如此!”李密聽明白了,原來陳國朝廷內部也是極為複雜的,派系複雜不亞於大隋前朝兩黨相爭。自己現在還處於中間地帶,不屬於任何一派,這才使得徐子健遇到難題便想到了自己。李密端茶慢慢品著,慢慢思考著對策。
“大將軍,據密所知,對岸隋軍伍建章部手下先鋒為伍雲召、副先鋒大將為有冷麵寒槍之稱的羅成,此二將皆為萬人敵的勇將。我觀陳國上下實無一人是此二將的對手。偷渡過江之領兵大將必為此二人之一。由此可見,不宜派建康守軍前去堵截,當以斷其後路為上策,使其過江之兵成為南岸孤軍,這樣便不怕了。”李密獻策道。此時的李密自有一套周密的擒陳後主,獻建康城,滅南陳的計劃。而這偷渡之計定是伍建章手下軍師徐茂公之計,這計策雖好但卻突然間全盤打亂了自己的計劃。若是此計得逞,便全是徐茂公的功勞了,自己則成了絕對的配角、綠葉了。李密經過緊急的揣摩之後,李密還是覺得應該按照自己的既定計劃進行,只有自己的計劃才能達成在建康城中擒獲陳後主而又能將建康城完整保留的目的,誰叫這是隋皇楊廣親自給自己下達的指令呢?這是李密的小心思,建康城的和平交接和擒拿住陳後主是自己歸順大隋,博得一世功名前程的投名狀,是必須經自己雙手奉上給隋皇楊廣的。任何突然插足的,打亂自己計劃的舉動李密都是不允許的。
“請先生教我如何斷其後路?”徐子健眼睛一亮趕忙問道,像是突然間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急切。
“此事極易,放幾條火船下去就是了,將軍你說呢?”
“啊?”徐子健聽了先是一愣,隨即又突然大笑起來:“呵呵呵呵~你看我這榆木腦袋,如此簡單之法竟然還要請先生教我。”
“呵呵~將軍日理萬機,也是一時心急,亂了方寸而已。”見徐子健已經明白了,李密也不點透,只是恭維的說了一句。
“多謝,玄遂先生提醒!來人,奉上黃金50兩以報先生為徐某出此良策。”
不收反而容易讓徐子健猜忌自己,於是李密也就順勢收下了這50兩黃金,隨後拱手拜別徐子健而去。
出了大將軍府,李密匆忙回到自己家中。推開密室來與侯方和李子雄商議最新戰局變化。自己私下為徐子健獻計一事,李密是不敢隱瞞的,必須如實向千戶侯方彙報,並陳述自己的理由才行,否則便有背主之嫌,今後一旦查起來,自己便有口難辯了。
在當面彙報完自己與徐子健前後商議的事情後,李密重點強調道:“非是密出賣友軍,而是此計太過兇猛,有些操之過急了。若是,伍建章部此時過江,陳後主必然南逃,只留大將守城。那時,不光建康城必然毀於戰火,後主南逃後,我大隋平南之役便陷入持久戰中,此與我主陛下之意大相徑庭,實不可取。”
“玄遂先生,依汝之意還是採用“溫水煮青蛙”之計咯?那就不遷延時日了麼?”侯方臉色嚴肅的反問道,似乎對李密之言行有不解之意。
“侯千戶莫急,待某詳細說與你聽。”李密喝了一口茶水後,繼續對二人說道:“前番密已說服陳國國相孔範相機而反,這個時機必須是建康城被圍定,且陳後主之後路被截斷才行。這樣,有孔範領頭降隋,陳國全境便聞風而降了,這極有利於我朝迅速收復陳國民心,不使戰火在江南蔓延,遲遲不滅。若是陳後主被逼先逃離了建康,孔範勢必要跟隨而去,莫說讓陳後主歸降了,就是那孔範亦失了時機再難降我。就算伍建章部搶先圍住了建康,也對我方不利。再說,此時若逼迫後主南逃餘杭,我膠州水師尚未佔領餘杭,那時,我水師又當如何處之,飄搖與大海之上麼?”
“先生此番言語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先生獻計燒我軍浮橋,豈不陷我渡江隋軍於孤軍受攻之境?事後若被忠孝王父子知曉了,他伍家兩代衷君,豈是好相與的。”侯方問道。
“非也!既然已經過江,便往東去協助杜伏威部攻打金口城,他那裡正陷於苦戰之際,有此一路前去夾攻金口城,則城池必破,反而有助於我等在這裡用計。至於忠孝王那裡,屬下自會登門請罪。”
“嗯~”侯方經李密點撥後,臉色緩和了很多,不由點了點頭。
“先生心思侯某已然明白了。既然先生是受主公指派潛入陳國,侯某便以先生之計為主,渡江我軍那裡便由侯某親自去解釋,令其往東攻擊金口城,不來建康便是。只不知領軍大將是誰?”
“唉!只可惜徐茂公之計斷送在你我手上,但願忠孝王公和徐軍師不要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