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極是,我等也要順便去北山看看。”
眾人紛紛附和著裴蘊說道。
“得,得。既如此一同前往就是了,各位將軍可得看好了這幾位先生,路滑道不好走,可別摔著先生們了。”楊二隻得答應下來,讓大家隨行,只是本來小形的車隊瞬間變成了大隊人馬,一些隨行家屬,孩童們更是歡聲笑語、吵吵鬧鬧的一路行來。
河東北山山勢並不高,估計也就是800米的樣子,但卻是在這平原地帶突兀而起,山勢還算險峻,沿途怪石、奇松隨處可見,儼然就像是那小黃山的模樣,未被積雪覆蓋的山石上也多有文人騷客留下的墨跡。楊二等一路拾級而上,一路欣賞山石上的詩文詞句,其中不乏寫雪的內容,文官們多有停留品味者。武將們則是快步向上攀登而去。
楊二在其間不緊不慢的走著,心中頗多感慨,甚至悄聲對身邊的麻叔謀唸叨著:這古代的風景就是好,很少見到有人工打造的痕跡,一切都是原生態的那種。
和眾人直達峰頂,這裡倒是有一片平整的開闊地,周圍沒有任何護欄,且多有積雪。仲堅和出塵堅決不讓楊二靠向邊緣。楊二也只得順從,來到了這處峰頂正中的地方,這裡佇立著一塊石碑,只見石碑上赫然刻著三個血紅大字“王者峰”頗為怪異,楊二看了不解其中之一,只是圍著轉了一圈。周圍的武將們也是一頭霧水,無人可解這處主峰因何被稱為“王者峰”。轉到石碑後面,看到石碑上有一些獨特的小字,楊二並不認得上面都寫了些什麼,但能感覺到這是立此碑者的說明,但從最後的落款處楊二還是依稀能認出幾個字來。
“北-魏-酈-道-元,這是何人,諸位先生可知曉這人?”這時晚上來一步的眾文官們已經陸續來到了這個“王者峰”前觀摩,楊二於是不解的問著大家,希望其中有人會知道這北魏酈道元的,畢竟北魏距此時並不算太過遙遠。
“殿下,下官略知酈道元其人,從此碑文落款處可見,此碑立於北魏孝昌元年,這酈道元乃是當時青州刺史酈範之子,此子自幼隨父訪求水道,博覽奇書,遊歷秦嶺、晉中、長城以南的廣大地區,考察黃河河道,蒐集風土民情等,後為北魏吏部尚書,撰有《水經注》一書,留存與世,想必是他遊歷於此見此峰獨特,在北國諸峰顯露王者之氣,故使人立峰於此吧!”主簿裴蘊看著碑文小聲說著,眾人在身後聽了也是不停點頭,看來在自己的這批文官中知曉酈道元這人的不在少數。
“殿下,臣有話說。”突然一個聲音從楊二身後傳來,眾人都是一驚。楊二轉過頭來一看,原來是還未離開潞州的澤州府尹盧照鄰在說話。只見盧照鄰轉至頭前,面向眾人侃侃說道:“諸位大人將軍,自我主晉王到此河東郡,河東模樣大變,早不是原先破敗之狀,短短半年時間,我河東百姓之富足冠於天下,民生百業興旺發達,已超過京師長安,各有志之士紛至沓來,足見我河東一郡乃是興國之地。今有前朝名臣酈道元立石於此暗示與我等,吾主乃是興國之主,立國之王也!我等願保吾主榮登九五,面南稱帝。”盧照鄰面色潮紅,言語懇切而激動的高聲對著一干文武們倡議道。
楊二以及周圍的文官武將們聽了頓時一愣,在楊二還未反應過來之際,只見原本圍繞在自己身邊的文武們全都瞬間立於楊二面前空地之處,在盧照鄰和裴世矩等人的帶動下,齊聲呼道:“我等願誓死追隨吾王,擁立吾王一統江山!”說罷齊跪拜於楊二面前,只有那麻叔謀還和楊二一樣直眉楞眼的在哪兒杵著,雄闊海在麻叔謀身邊一見,立馬扯著麻叔謀的胳膊跪了下來。
“眾卿平生,諸公好意本王心領了,只是現今時機尚未成熟。”楊二說著略向一旁走了幾步,面向西方,接著說道:“有諸公相助本王,那金殿寶座遲早為本王所有。”看著遠處的一條大河,看著近處的莽莽雪原,感受到自己心腹大臣將軍的忠誠,楊二此時也是豪情萬丈,絲毫沒有隱瞞自己的志向,他要給自己手下大臣將軍以信心。
新潮彭拜的楊二突然想起了後世偉人的一首著名的詩詞《沁園春雪》來,此時此景此情不正應著這首詩詞嗎?於是,毫不猶豫間,楊二便隨口大聲吟誦道: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晉祖魏文,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沙缽略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