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教授聽到莊睿的話後,一個不慎,被腳下的胡楊枯枝絆了個踉蹌,乾脆停下腳步,看著莊睿說道:“我說的草聖,不是張旭,而是張芝……”
莊睿臉色有些迷惘,搖了搖頭道:“張芝?沒聽說過……”
“你……我看你回去和本科生跟讀一段時間吧,連張芝都不知道……”
孟教授對自己這個得意弟子是哭笑不得,不得不給莊睿掃了下盲,將張芝生平簡單的講了一下。
孟教授所說的張芝,是東漢著名書法家,甘肅敦煌人。
張芝生活的時期,行筆遲緩且有波磔的隸書和字字獨立帶有隸意的章草,都已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張芝在繼承章草的基礎上,擺脫舊俗,獨創一體,是為草書!
書聖王羲之對張芝都要謙讓三分,他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鍾張信為絕倫,其餘不足觀”,也就是說,古今書法,王羲之只把鍾繇與張芝兩人放在眼裡。
在中國書法史上,張芝與懷素前後輝映,代表著漢唐時代草書盛行期的兩座豐碑,可以說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四位大師,他們的師承都源於中國書法史上第一位巨人——草聖張芝。
只是張芝生活的年代,尚且要早於王羲之等人,流傳下來的真跡少之又少,即使是國外幾冊疑似張芝的手抄本上,也沒有其本人的署名,是以書法界之外的人,對於他的名頭倒是沒怎麼聽說過。
孟教授在等待軍方直升機的時候,粗略了整理了一下那些手抄經卷,卻無意中發現張芝的作品,當時簡直就是以朝聖的心態,去對待這些草聖真跡的。
介紹完張芝的情況之後,孟教授頗為感慨的說道:“小莊,我敢肯定,北京的那位大師要是見到張芝的手跡,就是死也瞑目了……”
莊睿知道孟教授說的是誰,那位大師今年已經98歲了,雖然莊睿時不時會去看望一下老人,幫其梳理下身體,不過他的靈氣也不是萬能的,老人身體每況愈下,估計很難過得今年冬天了。
說話間,以孟教授為首的一行人,已經步入到了古寺當中,看到那些原本拆開,又被莊睿重新放回到油紙裡的古籍,孟教授連忙戴上手套察看了起來。
過了良久,孟教授抬起頭來,用手輕輕摩挲著卷軸,頗為感慨的說道:“沒想到,沒想到啊,在大漠黃沙中,還能儲存這麼多珍貴的文物,這真是流沙輕掩翰墨沉香啊……”
莊睿聞言笑著說道:“老師,您這話說的有意境啊……”
“小莊,老師要謝謝你,要不是你,老師這輩子或許也見不得這些被淹沒在大漠黃沙之中的敦煌文獻了……”
孟教授說話的時候,居然站起身對莊睿鞠了一躬,嚇得莊睿連忙讓開身子擺了擺手,說道:“別啊,老師,學生可當不起,這些都是和任師兄還有小賈他們一起發現的……”
“你們的名字都將會被後人記住的……”
孟教授欣慰的看著莊睿,說道:“行了,你們把地上的這些卷軸收拾好,大家準備一下,把另外兩尊佛像開啟,看看裡面是否還有經卷?”
一千一百一十九
“老師,根據王道士遺留下了的筆記分析,這兩尊佛像內,應該還有近兩萬冊敦煌文獻,讓他們破開的時候小心一點……”
莊睿看著幾個士兵手裡的錘子和鑿子,不禁出言提醒了孟教授一句,這要是一個不小心損壞了裡面的文物,那可是無法估量的損失。
“對,對,你們都小心點,這些泥塑佛像裡面很可能是青磚結構,先把表層給刮掉……”
孟教授聽的連連點頭,指揮起現在的工作人員來,不過繼而臉上露出疑問,轉臉看向莊睿,問道:“王道士曾經留有筆記?在什麼地方了?先前送出去的那些文獻裡面沒有啊……”
在敦煌博物館裡,的確有一些王道士的手跡筆記,不過這些筆記早都被人翻來覆去的研究過了,孟教授清楚的記得,那些筆記中完全沒有這些不為世人所知的敦煌文獻的訊息,所以孟教授才以為是王道士在佛像裡留有筆記,被莊睿給發現了呢。
“嗯?老師,任師兄沒告訴你?”
莊睿聞言愣了一席,指著坐在大殿角落裡沒人理睬的中川說道:“老師,那個日本人是當年日本探險家吉川的後代,他是在整理祖上遺物的時候,發現了王道士留下的筆記和圖片,這才來到了敦煌,師兄也是知道這事兒的啊……”
“呃,我還沒來得及問……”
孟教授聞言有些尷尬的笑了笑,他當時在見到任博士和彭飛從沙漠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