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部分

的老手接管,滷豬頭肉好吃,不過相當麻煩!

肉豬的四肢被蕭晉昊細心地沿著關節切開。放到一旁備用,這可是殺豬過冬最重要的一項,醃製火腿。這也是銀杏村數百年來最重要的一個傳統美食之一,每年幾乎家家戶戶都要醃製火腿。只不過不會像蕭家這樣大手筆罷了。

最好的豬肋排也將會抹上各種醬料,熏製成為臘排骨,而上好的五花肉自然也被作為臘肉最好的原料來對待,……。

可以說,整頭豬除了少數部位會在今天的殺豬宴席上吃掉意外,大部分都會被製作成各種醃製食品。留著漫長的冬天食用。

在過去的歲月中,由於沒有冰箱等保鮮手段,也因為物資匱乏,醃製臘肉也就成為了山民們保持肉食供應的一個重要手段。而如今,市場物資豐富以及冰箱的普及也並未改變這種狀況,因為製作醃製品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無奈的手段,而已經演化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三爺這一手實在太酷了!”蕭風看著蕭晉昊手中的剔骨刀遊刃有餘,不由地讚歎道。

以前初中的時候蕭風學過‘庖丁解牛’這個故事,一直以為只不過是古人的杜撰罷了,不過有幾次在老家看到蕭晉昊‘解豬’的場面,才知道這種神乎其技的手藝是存在的。

蕭風覺得,蕭晉昊這一手已經可以稱為藝術,說不得以後倒是可以在特定的日子裡把它作為一個表演,向遊客們展示。

“三叔不愧是滇西縣最有名的總鋪師!”蕭濤在一旁點點頭,說道:“若是換成我們上去,一天都不見得弄好一隻豬。”

在老一輩的銀杏村村民看來,蕭晉昊的手藝已經司空見慣了,蕭濤、蕭風這些很少在村子裡的年輕人,自然是震驚異常。

“五哥,三爺這個‘解豬’的手藝可以作為鏡湖公司民俗表演的一個專案來準備,你也可以多注意收集村子裡老人們的絕技,豐富公司的表演!”蕭風轉頭對蕭海說道:“鏡湖景區除了擁有自然風光之外,還應該擁有更多的人文元素!”

蕭海是二爺蕭晉明的二兒子,在蕭家排行第五,他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後一直在玉集鎮小學教書。這一次鏡湖公司成立後,蕭海辭去工作,進入鏡湖公司擔任景區民俗表演專案的負責人。

蕭海為人沉穩、踏實,要不然蕭風也不會讓他進入鏡湖公司擔任專案主管,對於鏡湖公司,蕭風的原則是不辦成家族企業,又不會刻意把家族的人才摒除在外。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思路!”蕭海點點頭,說道:“我回頭會向楊總彙報,儘快拿出一個完整的方案!”

蕭海這些天也在鑽研景區的發展優勢,知道所謂的‘純手工’元素是相當吸引城裡遊客的一個因素,如何把這種吸引力加以放大,是鏡湖公司需要全盤考慮的問題。

…… ……

隨著黑豬們被開膛破肚,另外一個巨大的湯鍋也在一旁準備好,剔出來的豬大骨、豬骨架被扔在裡面,不大一會功夫就飄出了濃郁的香味。和飼料豬身上擁有一股騷羶味道不同的是,這些純天然飼養的黑豬味道更加醇香,讓人口水直流。

以蕭大娘為首的一幫主婦立刻把豬的腸子接過去,開始清洗;而雪白的豬板油被趁熱剁碎,放入了正在調配的豬血裡。這兩個步驟相當關鍵,腸子清洗不乾淨,就會影響到豬血腸的味道,而豬板油可以增加血腸的醇厚口感。

銀杏村數百年來都在製作這種傳統食物,每一個環節、步驟都有著相當嚴格的製作標準,老人們都擁有極為豐富的經驗。

灌製豬血腸這項工作的主力軍是蕭大娘為首的娘子軍,不過蕭風這樣的年輕人往往被婆姨們當成小工使喚得團團轉。而且這些結過婚的婆姨們嘴上厲害得很,打趣蕭風這樣的小青年跟玩兒似的,讓蕭風抱頭鼠竄也不敢出言反抗。

殺豬過冬的熱鬧場面也吸引了不少遊客的目光,他們端著相機在壩子上把這種在城裡難得一見的場景給拍攝下來,這讓他們在感受鏡湖秋天美景的同時,能夠更加深入銀杏村村民的生活之中。

作為主人,蕭風決定把這些遊客都留在家裡吃飯,山裡人都是好客的,碰上這麼熱鬧的場合,不留客吃飯怎麼都說不過去。

10頭黑豬隻用了不到4個小時的時間就被拾掇乾淨,該是留著研製熏製品的材料已經都清理出來,吃過午飯後就可以開始製作了。

這時候時間剛剛來到上午十點,金色的陽光照耀在每個人身上,猶如鍍上一層薄薄的金箔,閃耀著喜悅的情緒。

蕭晉昊作為遠近聞名的總鋪師,製作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