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胡鬧,可小皇帝畢竟去尋的是葉春秋;誰曉得朱厚照說了那一番話,卻令張太后的心思完全改觀,女人更感性一些,即便貴為太后也是如此,人家在大同賑災,水裡火裡的,盡心用命不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有司吃飽了撐著,刁難人家做什麼?論功行賞都來不及呢!

她顯得有些震怒,正想說叫他到哀家面前來,倒要看看,是誰擺這樣的威風。

孰料小橙子道:“據說……是劉公的意思。”

一聽到是劉健,張太后皺起了秀眉,反而沉默了。

她蹙著眉,沒有繼續再問下去,只是道:“是他呀,劉卿家不是這樣的人,這是哪一齣?這件事的動向隨時報知哀家吧,是押去了大理寺?那大理寺那兒得讓人盯著一點,大理寺不是廠衛,倒也還好。”

她吩咐之後,將懸著的心放下,方才側身躺在臥榻,又回憶著方才朱厚照所表現出來的點點滴滴,還有每一句話,心裡不禁既是寬慰,又是後怕。

小橙子行了禮,已是匆匆而去了。

仁壽宮,驟然又清冷下來。

(未完待續。)

第七百六十七章:背水一戰(第六更)

葉春秋被帶到了大理寺,這兒的條件其實還算不錯,本來大理寺除了核實刑部的案件之外,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對付犯官。

因而……這大理寺還兼具了後世反貪局的功能。

所謂刑不上大夫,自然免不了要配上敞亮的宅子,裡頭也有人照應,只是形同於軟禁罷了。

葉春秋就在這敞亮的的屋子裡住下了,其實在回京之前,葉春秋就曾想過這樣的結果。

最糟糕的事,莫過於百官群情激憤,紛紛責難自己,而朱厚照跳出來對自己大加維護。

若是事情當真到了這個地步,那麼葉春秋就算是徹底的完了,很多時候,作為一個清流,尤其是天子犯錯,自己疑似逢迎天子的情況之下,這個時候,天子對臣子越是庇護,就越形同於火上澆油,這隻會坐實了葉春秋是劉瑾第二的身份,問題在於,劉瑾是個閹人,人家為此還自以為得意呢,葉春秋卻是翰林侍學,一旦坐實了這個,那麼所有的清譽也就徹底的毀了,任何一個官員,只仰仗於所謂的聖眷,是走不遠的,即便不是伴君如伴虎,將來有一天,若是天子駕崩了,又該如何呢?

終究,想要真正穩穩當當,想要歷經數朝而不倒,還是要靠聲望,劉瑾得了聖寵又如何,在歷史上,他再得朱厚照的喜歡,最後還不是說死就死?就算是死了,還得被人拉出來隔三差五地批倒鬥臭;可是王守仁罵天子被貶去了貴州龍場又如何?他是清流,他有聲望,有人脈,所以再怎麼折騰,終究你還有起復的一天,這……才是為何大臣們寧願和天子當庭對罵,也一定要擁抱清議、輿情的原因啊,鐵打得營盤流水的兵,士大夫階層是營盤,天子是兵。

葉春秋呼了口氣,現在還不是最壞的結果,劉健突然命人拿自己,使自己現在的處境並不糟糕,因為現在是所有人最憤怒的時候,他們不能對著天子發作,也就只能拿自己來發洩了,而這個時候,自己被拿住,堪稱完美,那麼大家這時候有氣,也發不到自己的頭上了,自己畢竟已經被有司查辦了,等到大家冷靜了一些,自己有天子的厚愛,有內閣諸公的維護,用不了多久就可重新起復,到時即便有人翻起舊賬,自己的功勞簿卻也是厚實無比呢,誰怕誰來著。

葉春秋不禁感激起劉健諸公來,而報答他們的唯一辦法顯然就是該吃就去吃,該睡就去睡。

偶爾,他會託人去帶幾本書來,他倒不是真的要看書,畢竟光腦中的知識包羅永珍,什麼都尋得到,名人覓書,不過是顯示出自己改過自省的態度而已。

大理寺裡,許多人都肯為葉春秋效勞,一方面葉家人已經在外頭打點過了,另一方面,葉春秋也是待人和氣。

說起來,在這兒修身養性也是蠻好的。

偶爾,總會有人來探望,這是大理寺卿那兒給予的一些方便,算是某種厚待。

所謂的過審,也只是走個樣子罷了,無非是官場上的拖字訣,等風頭過去,接下來便可把一切推個乾淨。即便到時候有人關注,有人提出質疑,卻也不過是一些雜音而已。

葉春秋深諳此道,所以靜心在此休養。

每日清早,便有一個老書吏過來,佯作認真的樣子道:“葉侍學,你可要什麼話要交代嗎?”

這大致和後世所謂的坦白從寬,牢底坐穿;抗拒從嚴,回家過年一樣的道理,葉春秋搖搖頭道:“不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