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百業俱廢的呼羅珊卻是在這個極不人道的政策下露出了些許生機。
與此同時,數以十萬計的呼羅珊居民被閩軍驅使上了興都庫什山脈,這條山脈發源於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口與新疆帕米爾高原,一直延續到裡海,將中亞的遊牧與農耕區域天然分割開。
一座座磚窯在興都庫什山脈下方冒起了黑煙,山脈上大批原始森林被很不環保的砍伐下,成噸成噸的磚石被運送到山脈各個交通要到,沿著險要的山嶺,一座座城關,烽火臺拔地而起。
中亞草原通往農耕區的交通要到,開始被一點點的堵塞住。
閩國治理呼羅珊政策就此初見成果。
第767章 。屯田,北去
“一二三,拉!”
一聲聲呼喊聲中,大群穿著麻布土衣的波斯人在號子的呼喊下憋紅了臉,拖著繩子拼命地向後拉著,隨著聲音,一個十多米高的龐然大物緩緩的在河中豎起,陰影足足覆蓋了幾米,隨著水流的推動,緩緩旋轉起來。
巨大的輪子倒不是什麼倒不是什麼特別的武器,而是華夏民族傳統的農業工具,水車!
早已經打造好的架子,輪子在水中立起後,隨著水流,一個個掛在水車輪上的大竹筒沉入水中,然後又在水流推動下抬起,一筒筒河水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傾倒進早已經搭好的溝渠中,沿著斜坡流下的水流澆灌下,乾涸的土地很快變得溼潤起來,來自中南半島高產的占城稻吸取了水分似乎也變得更加精神。
大聲的歡呼亦是在農莊響了起來。
但這還沒有結束,木匠抬得早已經打造好的輪軸插到水車軸心,然後又將一個個木頭齒輪,輪軸連線到另一旁早已經搭建好的磨坊,鐵匠鋪中,河流的巨大推動下,沉重的磨盤亦是嘎吱嘎吱飛轉起來。
就在不遠處鐵礦練出來的生鐵在原本城市中為貴人,軍隊打造裝飾品兵器的能夠巧匠靈巧雙手下迅速變形,一把把鋤頭,鐮刀,鐵掀,鐵犁繽紛出現在鐵匠鋪門口,又很快被屯田莊中的人們拿走,不需要付一分錢。
帶著滿足感,附近幾個屯田莊中的波斯農戶又是急急忙忙下了田,揮汗如雨的在好不容易整理好的農田中除草,鬆土,殺蟲。
男人們忙碌著下田勞動,女人們也沒閒著,甚至更加忙碌,和好的黏土在她們手中迅速被賦予了生命,一個個渾黃的陶罐子在烈火中又開始了質的變化,除此之外,婦女們還要忙碌著做飯,編織籮筐,帶著一副期盼等候天地的收穫。
部分靈巧的婦女還在唐人移民的組織下在織房內手腳並用的紡織著,在一雙雙巧手下,一匹匹的棉布堆積在了倉庫中。
儘管不論糧食的收入還是布匹的收入都必須和官府五五分成,儘管在烈日下汗如雨下,而且還沒有人身自由,不得離開農莊,但這些波斯農民依舊有著強烈的滿足感,因為他們得到了這個時代最難得的東西。
安寧!
在臣撩的陪同下走過這個屯田莊,李捷滿意的點了點頭,旋即又向下一個屯田莊巡視去,跟在他身邊,那個新收的波斯寵姬海黛綠的可**的眼睛則是滿是好奇的向農田中巴望著。
她如今十八歲,幾乎從她有記憶開始,生活不是逃亡就是逃亡,呼羅珊這一片山水重來都是兵荒馬亂征戰不休,像這樣安寧的勞動場面卻是好久沒有出現了。
屯田政策,從漢代漢武帝抗擊匈奴時期就開始嶄露頭角,到了魏國曹操手中更是發揚光大,建安元年,曹操採用棗祗的建議,在許都附近進行屯田,據說當年就收穫了穀物百萬斛,直接緩解了眼中的社會危機,日後曹魏在各處大力推廣屯田,更是奠定了制霸北方,一統天下的基礎。
屯田政策在天下紛亂以及戰爭要地往往有著奇效,屯田政策以國家的武力保證強行將流民從動亂中搶奪出來,集中生產,安定了社會的同時又給政權提供大量物資以及兵力,此後的魏晉南北朝,前隋,乃至大唐無不是都在邊疆關鍵之處進行屯田,如今拿到閩國,其功效也不例外。
雖然僅僅才屯田了三五個月,被戰火摧毀的呼羅珊北部三分之一的疆域,幾個省的地盤就此漸漸恢復生機,拋荒的土地得到復耕,一座座農莊拔地而起,社會生產基本上得到恢復。
此外來濟的《平波十三策》中第二策也發揮了作用,十多萬勞工加班加點的勞作下,興都庫什山脈中幾條主要的通道基本上被閩國長城封死,數以千計的烽火臺林立在數千公里的邊界上,來自遊牧民族的騷擾短時間也得到了遏制。
關寧鐵騎分為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