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皇帝的秘很顯赫,可內閣大學士卻是看不的,因為丞相看起來更有前途一點,於是閣臣就撂挑子了,皇帝無法挽回內閣的心,無奈之下就只好另外找人了。

人才在哪個時代都是稀缺的,皇帝找秘也是困難重重。

從朝堂找是不行的,朝臣一個個都心比天高,就肯算沉下心當幾天秘,過些日子抖起來之後,也會把眼光投向首輔的位置。

同時,內閣也不會允許有人走這條老路,沒人登天的時候,那是捷徑;有人去了之後,後來者再想走原路,肯定是要挨踹的。

朝堂找不到人,皇帝自然很無奈,可為了不被累死,再有點休閒娛樂的空間,這秘還得找,從哪兒找呢?皇帝茫然四顧,發現只有身邊還有那麼幾個聽話,能勉強用用的。

宦官,是皇家秘的最佳人選,至少,他們有自知之明,知道除非回爐再造,否則他們無論如何也是當不了丞相的,嗯,先天不足。

於是,從宣宗皇帝開始,就在皇宮內設了內房,讓翰林學士教宦官讀識字,然後擇優選拔出來,擔任皇家秘這個光榮的使命。

到了內閣日益權重,幾乎壟斷了朝堂之後,皇帝就更加倚重自己的秘了,於是,司禮監又儼然多了另一個職責,那就是跟外朝,尤其是內閣對抗,達到牽制的作用。

結果得意了沒多久的閣臣們驚訝的發現,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後輩,竟然有後來居之勢。如果掌管司禮監的是個跟皇帝關係密切的,比如王振之流,那司禮監幾乎就可以代表皇權,毫無疑問的,穩穩的壓了內閣一頭。

這還了得?那可是閹豎!是一群專門幹壞事的傢伙!

文臣們警醒了,他們開始了艱苦卓越的鬥爭,仁人義士輩出,一路披荊斬棘,包括汪直這樣曾經權傾一時的大太監在內,無數惡名昭卓的權閹倒下了……

文臣們的鬥爭是卓有成效的。成化年以後,如同錦衣衛一樣,司禮監也是日漸式微,到了如今,秉筆太監王嶽更是靠著仰外朝的鼻息才能保住位置,已經完全拜服在外朝腳下了。

當然,王嶽也不是那麼心甘情願的,他也時常望著萬歲山嘆息,慨嘆於自己的生不逢時,更是遙想當年王振、汪直等先輩們的英姿……

不過,生活就像一餐劣質菜餚,心裡再不滿,嘴裡也得嚼著,不然就得捱餓。沒了外朝的支援,王公公的位置只怕轉瞬間就沒了。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現在的後輩兇猛著呢!聽聽外朝怎麼稱呼他們的?八虎!多貼切的名字啊,讀人就是不一樣。

從萬歲山收回目光,王嶽眉頭深鎖。如今形勢變化得太快了,八虎的威脅尚未消除,居然又來了個更猛的!

謝宏,光是想起這個名字,王嶽就恨得咬牙切齒,身也是打著冷顫。不說前事,單說這一個月,就是因為謝宏的一個餿主意,就讓王公公費了多少心思啊!

不是謝宏的主意?怎麼可能?若不是他那輛災星似的馬車去了一趟乾清宮,皇怎麼會突然性情大變?

從會走路開始,當今皇何曾在一間屋子裡呆了一個月不出門的?就算是朝,那也是來去匆匆的,好像離開那個屋子就活不了似的……太古怪了,肯定有問題!

王嶽不是穿越的,所以他不知道後世的名詞,否則他一定會大罵謝宏,把好好的一個孩子給變成宅男了……

可其中的古怪王公公卻是很肯定的。

此外,自從皇帶了謝宏回宮之後,就一改前態,不但不聽朝臣們的話了,而且還隱隱有了和外朝分庭抗禮的跡象,甚至已經對錦衣衛下了手!

同樣的事情,看在不同人的眼中,那就會有不同的意思。旁人看來,那只是謝宏囂張跋扈的表現,可在王公公看來,那分明就是一個警告:養不熟的狗,是會捱揍的!

錦衣衛是皇帝養的狗,他王嶽又何嘗不是?謝宏敢收拾石文義,他就敢收拾牟斌,等那倆收拾完,恐怕就輪到他王公公了。

王嶽不想挨這個打,而且,他更想保住位置,所以,他跟外朝走得更近了,甚至幫劉大夏糊弄著正德,擬了一道聖旨去對付謝宏……

宮外傳來的訊息卻讓他失望,讓他顫抖!那道聖旨一點用都沒起到,謝宏毫髮未傷,倒是劉大夏弄了個灰頭土臉,還折了一個心腹愛將孫松。

有勇有謀,又不講規矩,還是個殺伐果斷的……更關鍵的是,他得了的聖眷堪稱前所未有!這人太可怕了,八虎算什麼?跟他比起來,就算把那八個傢伙摞一起,也是連一個指頭都比不的。

一定要除去這個謝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