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1部分

答謝各位兄弟一直以來給予的支援的萬一。還是那句話,沒有兄弟們的支援,想上封推是不可能的。在此,再次向大家致以衷心的感謝。

兄弟們手上有月票、推薦票的,也請投下來祝賀一下吧!今天大喜的日子,別讓人家捅了菊花才是。

(未完待續……)

第472章 明亡帶給知識分子的反思

***

秦淮水悠悠,千年不盡流,它承載了六朝風雨,卻依舊波瀾不驚。

河上的畫舫裡,方以智烈酒一杯接著一杯,帶著五分醉意滿懷感慨地吟道:“繁霜如雪孤南征,莫道能無故國情。斥抱揄方始大笑,牽牛負軛總虛名。凌雲久動江湖氣,杖劍時成風雨聲。海內只今信寥落,龍眠山下有狂生。”

尤其吟詠到最後兩句時,他臉上的表情充滿了落寞,坐在對面的黃宗羲聽了,也不禁嘆息一聲。

在復社四公子中,其他三位胭脂氣都比較重,只有方以智剛健清凌,意志堅定,一心想著施展胸中抱負,以扶國匡政為己任。

現在天下大勢已經明朗,不出意外的話,大秦一統天下已成定局。方以智一早就奔走武昌,在八股論壇上舌戰群雄,名聲不可謂不大。

從秦王對一些名士掃榻相迎、不拘一格錄用人才的情況來看,他應該是個禮賢下士,重視人才的帝王;

但奇怪的是,秦王對方以智這樣的人才不但不予以提拔錄用,反而還施以大板,這其中肯定是另有隱情。

畫舫悠悠地駛入了莫愁湖,放眼望去,清光浩渺,雄城巍影入波來,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煙雨在。

黃宗羲為方以智斟了一杯酒,徐徐說道:“密之兄滿腹經綸,矢志報國濟民,之所以懷才不遇,恐怕另有原因。”

方以智頗為不平地答道:“我知道,想來定是錢謙益等一大批人奴顏婢膝,認賊作父,使得秦王對東林心存成見,斥之如弊屐。”

以前大家對錢謙益,都尊稱牧齋先生,現在方以智直呼錢謙益姓名,可見對他的所作所為是十分鄙視的。

黃宗羲沉默了許久。頗為沉重地說道:“密之兄恐怕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秦王排斥東林,東林半數之人降清只是原因之一。前些日子,我曾與顧寧人有一席長談,從他口中聽到秦王與其談論時事時的一段話,聽完之後,密之兄大根就知道秦王排斥東林的深層原因了。”

“秦王的話?還請太沖兄賜教。”

“據顧寧人所說,他與秦王論及明季之事時,秦王曾有這樣的言論:自明成祖作序頒佈理學之《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起。大明開始家孔孟而戶程朱,八股行而古學棄,《大全》出而經學亡。

到明中葉之後,一群腐儒更是走火入魔,不斷地推波助瀾,幾乎完全屏棄了自秦漢以來‘內聖外王’的治國平天下之道,體用不分;

世人純以道德文章為唯一衡量標準,只重節操不重才幹,造就了一大批只會與‘異己’分子劃清界線、天天大搞道德批判。餘則一竅不通的道德衛士,以至大明江山之狀況江河日下。崇禎帝縊死煤山,未嘗不是因為這個‘正’字。”

聽完這番話,方以智腦中嗡的一下。差點炸開來,這麼重批判徹底顛覆了他原有的思想框架,是他難以接受的,他正想辯駁。黃宗羲搖了搖頭說道:“密之請聽我把話說完,秦王后面還有一段話,密之兄若是我。聽了這段話只怕更加受不了,秦王這段話說的是在下的恩師。”

“秦王竟拿念臺先生來說事,這也太過份了,他到底說了些什麼,還請太沖兄告知一二。”方以智所說的念臺先生正是劉宗周,在讀書中有著極極崇高的威望。

“時至今日,愚兄還有何說不得,秦王原話如下:念臺先生是明末天啟、崇禎年間學問淵博、品行端方的正人君子。和福建銅山的石齋先生備受東林、復社人士的景仰。

流風所及,人們往往產生一種錯覺,似乎只要念臺先生與石齋先生諸君子掌握朝政,大明就有中興之望;

其實,兩位先生都不是治國的棟樑之材。他們守正而不能達變;敢於犯顏直諫而闊於事理;律己雖嚴而於世無補。

他們畢生追求的是一種自我完美。由於這種完美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往往顯得矯情做作。崇禎帝曾下旨召石齋先生入京奏對,其時正值多事之秋;

然石齋先生為了表現自己進退有‘廉恥’,他連‘君有命,不俟駕’的儒家信條也丟在腦後,從被任命為四品官太僕寺少卿起,必三四辭而後受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