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手段實行重農抑商政策,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從而促進了秦國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
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明朝中後期資本主義萌芽已經出現,特別是隨著玉米等高產作物在大秦的推廣,糧食產出有了極大的提高,商品經濟越發活躍;
到了這個時候依然堅持重農抑商的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顯然是不對的。
如果繼續在重農抑商的政策思想指導下,推行一系列不利於資本壯大的措施,無疑是違反了經濟發展規律。
在想資本壯大,科技需要提高、勞動力要充足。
就目前的情況看來,除非把女人的作用釋放出來,短期內很難保證勞動力充足,秦牧可不想到非洲去販些黑人到中國來。
但是,固有的思想已經延續了近兩千年,一朝要改變,談何容易啊!
現在只是對幾個大臣吹吹風,沒想到竟是引來暗流洶湧
秦牧冷冷地哼了一聲,然後深呼吸幾下,讓面部的表情變得輕鬆起來後,才向後院走去。
************************
PS:最後一個星期,能不能堅持住,全看各位兄弟的了,求月票,昊子害怕倒在最後一里路上,求兄弟們支援!。
(未完待續……)
第490章 元宵佳節
******
元宵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正常情況下,皇家都會在午門上張燈結綵,而午門之外擺設螯山燈火,即將千盞彩燈堆疊成山;有的螯山疊至十三層,形狀有如傳說中的巨螯形象,因此俗稱之“螯山”。
平時警備森嚴,平常百姓不能涉足的午門禁地,也特別開放三天,觀燈賞月,君民同樂。宋明以來,一直如此。
不過這些,都是國家承平之後的事,現在大秦連皇宮都沒有建好,想布螯山與民同樂也沒有適合的地方,因此只在王府後院設了些燈,供自家觀賞。
到了晚上,李香君、董小宛她們多頭戴珠翠,或加玉梅、或插雪柳,上衣則以白綾襖兒為主,下配各色長裙。
按照時下的習慣,人們夏天多穿淺色衣服,冬天多著深色衣服,在寒氣未退的元宵穿白似乎有悖常理,而這卻正是宋明兩朝元宵節婦女服飾的殊俗。
元宵節婦女穿白的習俗,最早見於宋代。《武林舊事》記載:‘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蛾、玉梅、雪柳、菩提葉、燈球、銷金合、蟬貂袖、項帕,而衣多尚白,蓋月下所宜也。‘
白綾襖給人的印象是淡雅、俏麗,由此也增加幾分輕佻。
此種儀態在元宵節這類全民參與狂歡古代情人節裡,是合乎情理的,月下穿白衣,飄飄若仙,能引來更多追逐的目光。
問題就在於,初更時分,大家在後院裡吃酒、賞燈時,連幾十個侍女也全換上白色衣裳之後,一時滿院白衣飄飄,秦牧被晃得有些眼花,反而有些找不著北了。
反而是唯一一個沒有穿白色衣裳的楊芷。更引人矚目。
楊芷作為王后,身份地位特殊,使她不得不保持莊重,打扮要雍容華貴,舉止須莊重大方,略顯輕佻的白綾襖兒是不適合她的。
她穿著貂鼠皮襖,下著百花裙,外頭再披一件火狐大氅,在一片俏白之中,她一身雍容華貴的裝扮。在明亮的燈前月下反而搶盡了眼球。
不管外頭有多少煩心事,元宵這樣重要的節日,秦牧都希望能與家人一起愉快度過,他暫時拋開了一切,與妻兒吃酒賞燈,後園裡掛著各式花燈百餘盞,在水上還有許多蓮燈在飄蕩,營造出一片唯美的情景,笑聲陣陣。
在楊芷的帶領下。園中的女子,包括懷有身孕的卞玉京也由人扶著,在院中的亭臺曲榭間結隊轉了起來,這個呢。在民間叫“走百病”。
“都城燈市春頭盛,大家小家同節令。姨姨姥姥領小姑,攛綴梳妝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空穴,百病盡歸塵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偏頭風。踏穿街頭雙繡履,勝飲醫方二鍾水。”
這是一首描寫民間婦女走百病的詩歌,但凡到元宵之天。民間婦女相率宵行,一來賞燈,二來消疾病,還真是一舉兩得,民間的婦女還會去城門,暗中舉手摸城門釘的習俗,摸中者,以為吉兆。
楊芷她們沒法出去摸城門釘,不要緊,還有一個方法,那就是走橋,後院風池上有九曲廊橋,走就是了。
曲橋上也挑著花燈一盞盞,一路走一路賞,這樣的熱鬧,秦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