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浚,本王是有意冊封你為朝鮮世子。將來繼續朝鮮大統的,但是今日之朝鮮,讓本王憂心忡忡啊。你才智著實不凡。只是要轉變朝鮮這種去儒化的危險傾向,還需要有堅韌的魄力才行,李浚,你自信有這樣的魄力嗎?”
秦牧的話,讓李浚彷彿找得了朝鮮內部矛盾激化的根源,情緒很是激動,而最後那幾句,側是關係到他切身的要害,以大秦現在對朝鮮的影響力,如果秦牧對他不滿意,他幾乎沒有繼承朝鮮王位的可能。
李浚頭上汗下如珠,不及多想,連忙伏首表態道:“秦王金玉良言,發人深省,李浚今日得聞,實乃三生之幸,臣發誓,若能繼承朝鮮大統,一定按秦王指明的陽關大道而行,全力推行漢字,加強儒家經典學習,推行大秦官話。”
秦牧聽李浚鄭重表態,這才滿意地說道:“不錯,不錯,你能這麼快醒悟,也不枉費本王一翻好意。”
李浚聞之,心中轉憂為喜,鄭重地行起了三拜九叩的大禮。
秦牧頷道道:“平身吧。在本王看來,文化是沒有國界的,儒家經典,博大精深,不但造就了中華兩千年的輝煌成就,也幫助朝鮮擺脫了野蠻與矇昧。
所以說,儒家經典不但是我中華的驕傲,也是包括朝鮮在內的天下各國的同共瑰寶,它是沒有國界之分的。
對待一種先進的文明,本王一向以認為,應該開啟心胸,去學習它、吸收它,如此自身才能得到進步。若是反其道而行,人為的製造一些鴻溝,這是非常愚蠢的行為。
縱觀歷史,西夏、蒙元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事實證明,這並不能幫助他們擺脫野蠻,強大如蒙元,仍無百年之國運,而且一但被趕出中原,失去了儒家文化的支撐,他們很快又變成犬羊狄夷之輩。
反觀朝鮮,難道不是因為使用了漢字,習得了儒家精義,才有‘小中華’之稱嗎?爾世宗大王創立朝鮮文字,看似是一種壯舉,但在本王看來,這其實是一種巨大的倒退,是步蒙元這些狄夷的後塵。”
秦牧以史為鑑,極據說服力,這套理論是李浚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感覺非常博大精深,就象一塊巨石,突然扔進了他的心裡,讓他心潮澎湃,難以平靜。同時又讓他感覺自己彷彿進入了另一片全新的天地,以前許多懵懂難解的問題,似乎都找到了根源,總之,他感覺自己的境界突然間得到了一次昇華,心中為之豁然開朗。
他連忙道:“是是是,聽秦王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李浚一定牢記在心,並立誓將來一定按秦王指引,在朝鮮推行漢字和大秦官話,加強與大秦的交流。”
“這就對了,本王也願意幫助朝鮮,大秦將允許你們選派學生,到大秦國子監學習,並允許參加大秦的科舉考試,本王將對朝鮮一視同仁,不分彼此,若有朝鮮士子能名題金榜,也可在大秦為官,等有了治理的經驗,再回朝鮮施展一身所學,造福一方,都是可以的。”
“多謝秦王,秦王天恩浩蕩,朝鮮上下將永銘五內”對於李浚來說,這次覲見,收穫巨大,他真是喜不自勝,而且對秦牧是打心眼裡服了。
讓李浚折服的不光是秦牧的文治武功,還有他的遠見卓識,仁德智慧。這一切,讓他發自內心的想對秦牧頂禮膜拜。同時暗暗感嘆不已經:中華上國有此聖君,盛世不遠矣!
秦牧心情也非常好,著人傳上膳食賜宴李浚,這讓李浚更是感激涕零。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秦牧接著說道:“這次大秦收復遼東,朝鮮不但提供了糧草補給,還出動了兩萬兵馬協助作戰,有功於大秦,本王自是不會忘記。本王即日就遣使前往朝鮮,答謝朝鮮給予的幫助。
大君才智不凡,且有毅魄,朝鮮若是立大君為世子,實為朝鮮百姓之福,本王非常期待來日登基大典之時,大君能以朝鮮世子的身份前來觀禮。”
李浚心中快樂無邊,以至於有些昏昏乎乎的,他再次離席行三拜九叩大禮,對秦牧歌功頌德一番後說道:“臣若能以朝鮮世子身份觀禮,將是臣畢生最大的榮幸。臣伏望秦王早登九五,御極天下”
他激動地說了一翻話後,見秦牧高興,便不失時機地說道:“朝鮮願永世為大秦屏藩,服侍上國,李浚今日,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秦王能賜婚”
一聽到賜婚倆個字,秦牧立即想起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的國策,這一點秦牧肯定是要堅持的。
他打斷李浚道:“李浚,賜婚之事,休要再提,況且,你不知道如今本王膝下只有一子嗎?”
“這秦王,都怪外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