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七回 議新政蕭巋惆悵 和親財寶引賊貪

“諸卿,現大隋新皇楊廣登基為帝,本王派去恭賀的使臣回來了,還給本王帶回了楊廣的親筆書信。書信中主要寫明瞭三個內容,一是新皇楊廣將延續先皇對我梁國的友好態度;二是對我國在中原大戰中保持中立立場表示讚賞;這三嘛,便是新皇欲迎娶本王的女兒為妻,立為皇后。這婚娶之事暫且不談,只說這前兩項。第一項那新皇楊廣雖口稱沿用先皇之策,許我保留封地保留國號,但卻要本王在國內施行他大隋朝頒佈的新政,還要本王削減軍隊員額,甚至允許隋朝駐軍我國,說是為應付南陳可能的入侵。看來楊廣還是對本王在王世充領銜的中原大戰中未能出兵助他不能釋懷啊!諸卿有何看法?”蕭巋將書信置於案上問著階下眾文武們。

“王爺,這新皇楊廣在其封地河東郡及新佔中原諸州施行的治國理念與先皇楊堅時完全不同啊!也因此導致了一場中原混戰。若我梁國跟隨大隋新皇奉行全新的治國之策,那便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變革啊!臣以為當慎重為好。”僕射柱國公王操提醒道,殿中眾文武聽了也是點頭不已。

“王爺,先不說治國,單說這駐軍便不得不防。”上柱國丞相殷亮厲聲說道。

“是啊!王爺,大隋新皇先是要裁撤我梁軍將士,後便要駐軍我國,這形同讓我國放棄軍權。軍權不在何談主權?”江夏郡公司空華皎附和著丞相殷亮補充道,他這一席話惹得殿內諸多武將將軍們的不滿,議論之聲頓起。

“楊廣在我國施行新政又要駐軍,且不是將梁王視作傀儡之君。”蕭巋之弟安平王蕭巖出言道,此一言也引得文官們的共鳴。

“父王,且聽兒臣一言。”突然,蕭巋之子義安王蕭瑒在文武百官的熱議聲中高呼了一聲。隨即,殿內吵鬧之聲頓止,眾人紛紛看向蕭瑒。

“瑒兒,你有何話說?”這義安王蕭瑒年歲不大但文采學識出眾,多有非尋常人之舉,也是蕭巋最喜愛的兒子,於是蕭巋示意他講話。

“父王,兒臣數月間都在大隋各地遊學訪友,去過河東、晉陽、冀州和中原諸州,就是楊廣新建的所謂經濟特區太行郡金頂城和華陰城等,兒臣都去看過了。先是以河東郡和晉陽兩地相比,施行的體制不同,其結果便是天壤之別。晉陽唐公李淵所轄施行的是大隋舊制,如今百業凋敝,人口稀少,荒廢土地甚多。而河東郡則全然不同,楊廣僅用兩年時間便將河東打造成大隋最富裕之地。工農學商都全然一新,更不用說軍力之強盛了。我國以東的中原地區,原本經歷戰火,百姓民不聊生,盜賊四起,但經楊廣兩三月間的治理,便又重新煥發了生機。由此可見,新政能使國強民富,百姓安康,我梁國又何必將新政置於國門之外呢?難道我梁國現在百姓日子好過大隋?兒臣以為當抓住大隋新皇新上位之機,主動引入大隋全新治國之策,實施新政,以興我梁國。”蕭瑒眼懷憧憬的厲聲說著。一時間令眾文武啞口無言,面面相覷。

“嗯!瑒兒這番話也有些道理,本王也早聽說河東之興旺,百業之發達,光是糧倉就有幾座。若是我國中與大隋上國同步施行新政,便可充分引進諸如玉米、土豆、紅薯特別是極適於在我襄樊、南陽種植的稻米。只是~只是本王還有些顧忌,六弟你以為呢?”說完,蕭巋看向一直處於沉默中苦苦思索的自己六弟蕭岌,在自己現在的3個兄弟中,六弟蕭岌的思想是最和自己同步的,需要聽聽他的看法才是。

“三哥,臣弟覺得這事還需慎重,新政雖然好處多多,但卻需要付出很大代價啊!臣第聽說施行新政之地世家豪門皆反,蓋因新政施行之前需先將世家手中的私藏土地盡皆收歸國有,在經府衙進行統一規劃後分與失地農戶,農戶也不再是世家貴族的佃農了,這些都將引起世家階層的強烈不滿,若是在我國中施行,激起世家反叛,時局動盪則得不償失了。”

“是啊!六弟所言正是為兄忌諱之處呀!此事暫且先壓下吧!看看新皇楊廣對本王還有何安撫政策再議。這駐軍一事,恐不好推卻,可就駐軍數量和地點再度協商。至於讓本王裁撤兵員嘛~華司空可計點我國馬步軍人數,先由老弱開始,自行裁撤一半。誒~司空無須再言---”蕭巋見華皎似有話說,忙打斷繼續說道:“大隋自本王祖父算起已經歷經三代,我蕭家三代皆交好與大隋楊家,及至某父時更是與先皇文帝私交甚篤,父王病亡之後,文帝又極力扶持本王上位。多年來,我梁國與大隋早已深深融合,名為兩國實為一家也!若是駐軍我國,一可替本王防範南陳,二可使本王減少軍費等各項開支,也好用於民生髮展,並未有何不好之處。華司空可照本王之意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