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張德斌拱手一禮後轉身離去。
“唉!想當年楊素也算是個漢子,打下這大隋江山多有其功,只是居心不正,以致晚節不保,最終竟落得如此死法,殊為可惜了。”宇文述聽說越王楊素身死後,同為開隋元老的他不禁嘆息著說道。
“父親,他死在羅士信錘下當算是便宜了。幾次三番謀害主公,就算活著也逃不過一場凌遲之刑的,能提前解脫,也算造化大了。”
“大帥,要不要速報主公得知?”裴蘊問道。
“事關重大,還是等張督查使回京之後再報與主公為宜。屆時也好將楊勇等處理意見一併上報主公得知。”
“嗯!還是大帥思慮長遠。”
“報---”突然又從府門外走進一中軍旗牌官。府中眾人忙看向此人,等其所報。
“報,大帥,此為朔方城魏文通將軍急報。”說罷,上前將手中一個錦囊交到宇文化及手中。
宇文化及接過之後,揮手示意中軍旗牌退下,自己忙開啟錦囊取出書信檢視起來。
“哼!好個不知死活的李靖啊!偷取了我河套之地後還不知足,竟然擺出南下攻打我朔方城的態勢,著實陰險啊!”
“哦?大帥今唐軍佔了河套對我河東軍而言如鯁在喉,必須出兵拔除才是。”李景聽了急忙提議道。
“道興將軍稍安勿躁,李淵佔我河套,想必潞州裴司馬已經接信了。如今我大軍剛佔據京城,此地事大,不宜動兵。若要出兵北上覆奪河套也需有主公諭旨,我兒成都所部人馬也已先回朔方城並加強長城一線防守,以防唐兵南下來攻,估計此時也已匯合了魏文通將軍了。我等還是待張督查使回京之後再行商議出兵之事。道興將軍可派人去迎一迎張恒大人。”
“是,末將這就安排。薛舉、喬山聽令,命你二人各帶1000人馬出西門去迎張督查使大軍。”
“末將遵命。”薛、喬二將齊出應道,隨即出府而去。
京城之亂平息,但由此而衍生的唐晉大戰卻正在上演著,劇情正逐漸走向戲劇般的高潮。
河套李靖大營。
經過數日對整個河套地區的梳理,李靖的十五萬唐軍基本沒有受到任何抵抗便將宇文成都留守的分散於各地的少部分晉軍給清剿乾淨了。不僅一舉全部佔據了河套谷地,更是將這片豐腴土地上即將成熟的田中作物收歸了己有,原本正為糧食長途難運而苦惱的李靖一下子沒有了糧食不足的後顧之憂了,這使得李靖和手下眾將為此開心不已。
“藥師賢弟,為兄正在為糧草輜重因河上缺船無法運送而惱,不想這裡卻有的是糧食。這地裡的紅薯、土豆都已成熟,可隨時收取,充作軍糧。還有那河灘地上遍種的玉米,更是取之不盡啊!呵呵!難怪晉王楊廣軍中從不缺糧?”柴紹端著酒杯對李靖笑著說道。
“是啊!嗣昌兄。這河套之地的百姓並不多,卻靠著軍屯在廣袤的土地上種下瞭如此多的糧食。這紅薯、土豆、玉米等小弟都曾在河東郡尋常百姓家中吃過,確是極好的糧食,當運回部分做種到我晉陽讓百姓播種。這幾樣均是高產糧食,若是在我晉陽廣泛播種,便可緩解我晉陽年年缺糧之苦。”
“賢弟說的極是,此事就交與為兄去辦。對了,還有那水田中的稻米,也是不同於我晉陽種植的小米、粟米,此稻米顆顆晶瑩飽滿,做成米飯極為香甜可口,也需引進我晉陽種植。不想藥師賢弟此行不光輕鬆佔據大片土地,更是解決了我晉陽糧食之憂,真可謂是一舉兩得啊!來,為兄敬賢弟一杯。”一直處於興奮之中的柴紹,舉杯敬著李靖,順帶邀帳中眾將同飲。
“大帥,末將聽聞河東軍已打破了京城,新皇楊勇已被越王等挾持出逃漢中了。如今京城之亂已平,宇文化及百萬大軍必然北上來攻我,不知大帥當如何應對?”副帥殷開山放下酒杯拱手問著年輕的李靖。
“殷將軍,本帥也正為此煩惱。原本以為京城之亂少說也要3個月才能平息,不想僅數日便偃旗息鼓了。那楊勇30餘萬人馬全無作用。本帥剛佔據這河套還未坐穩便要面對晉軍來攻,唉!著實可惡。”李靖極為鬱悶的喝下一口酒說道。
“藥師賢弟,這河套土地雖好但無城可守啊!我唐軍15萬人馬如何能在曠野中抵擋晉軍騎兵來攻?”柴紹擔憂的問道。
“是啊!本帥欲趁宇文化及大軍現在京城收拾殘局之時,出兵南下去攻打朔方城,現朔方守將乃是裴仁基,並非河東將領,且兵力分散在長城各點,朔方城守軍並不多,我大軍去取當能拿下。若是佔了朔方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