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3部分

就是這湛盧了。

講到這口劍的好處,吹氣能夠斷髮,殺人不見血,砍金銀銅鐵石壁,好似腐草一般。當聖祖收大小金川,醇王的高祖也相隨軍中,一天夜裡巡營到一個地方,見火光燭天;醇王的高祖恐有埋伏,忙令小卒前去探視,回說:只有一口枯井,那火光是從井裡出來的。醇王的高祖識得其中有寶物埋著,喝令竭力望井中掘下去,就得到這口寶劍。醇王府中遺傳下來,當它是件傳家之寶。此劍風雨之夕自能戛然長鳴,佩帶之人如中途逢著暴客,也能作響報警。倘府中有賊盜凶事發生,劍就會跳出鞘外三寸,錚錚有聲。光緒帝入繼之時,劍曾叫過一次。所以太福晉已知凶多吉少,不肯放光緒帝進宮,就是這個緣故。

還有一樣,是一張瑤琴。這琴是周幽王時大戎主所進。琴上綴有石玉金紋,聲音異常嘹亮,當月白風清,名手鼓起琴來,悠揚之聲可聞數里,真有空山猿嘯、天際鶴舞之概。醇王把一琴一劍視做第二生命一樣,輕易不肯供人玩視的。王府之中,以前有一個侍姬能操此琴,大福晉很愛這琴,因請那侍姬指點學琴。後來,福晉才學得一半,那侍姬已然死了。以是醇王見物思人,益發珍視那張琴了。現在除了大福晉能奏幾曲之外, 無人能彈這琴了。這天柳筱閣和大福晉在花亭上對飲,柳筱閣忽然指著那張琴,笑對大福晉說道:“福晉能操這琴的麼?”

大福晉笑答道:“咱曾叫府中的侍姬教過,但沒有學得好,那侍姬死了;直到如今,不去弄它咧。”柳筱閣笑道:“我知道福晉很好這個,今日倒還有興,請福晉彈一下子,也使我清一清濁耳何如?”大福晉笑道:“咱這點拙藝是很見笑的,不必彈罷。”柳筱閣一定不依,逼著大福晉彈一曲,大福晉不好過於推卻,便一頭笑一頭把那口琴取來,拍去琴上的塵埃,先和一和工商,亮了一亮弦子,然後端端正正地坐下去,輕舒纖指,彈起琴來。首段彈了一曲《平沙落雁》,二段是《劉備嘆靈》,三段是《風送松聲》,四段是《景陽開泰》。福晉彈到這裡,把琴聲突然止住,笑問柳筱閣道:“如何,不是很見笑吧?”列位!須知琴這樣的東西,原有七忌七不彈的規則;它規例上,第一個就是不遇知音不彈。俗諺不是有句對牛彈琴的話說嗎:彈琴給牛聽,明明說是聽的人不懂什麼,簡直和牛差不多。一句比較閒話啊。柳筱閣是個伶人,相處的都是下流社會,他懂得什麼琴不琴呢?僥倖給他唱戲唱紅了,西太后召他進宮,也居然出入宮禁的。自大福晉和他結識,常常在花亭上飲酒,才得瞧見這風雅東西。不是取笑他,在平時,柳筱閣全不懂得,只覺叮叮咚咚罷了。福晉問他,他也只有瞎讚了幾句,便胡亂說道:“這琴聲還似乎欠熱鬧一些。”大福晉笑道:“要熱鬧嗎?咱就彈一段《赤壁鏖兵》罷。”說道,又和起弦來,指彈手挑,直彈得刀槍震耳,金鼓齊鳴;側耳細聽,真有金戈鐵馬之聲,確實彈得好琴。大福晉彈畢,對柳筱閣一笑。柳筱閣實在苦於不識,又瞎稱讚了幾句。他忽然想起戲臺上鑼鼓有什麼《十面埋伏》的敲法,不知琴中有這個調子嗎。想了一想,就開口問大福晉道:“這琴裡也可以說什麼《十面埋伏》麼?” 說了一句,把兩眼一攢,做了一個鬼臉,似乎怕福晉笑他外行似的。大福晉見問,點頭笑道:“調門是有的,只不過很不容易彈得好,咱還不曾習得精明哩。”大福晉說這話,是因柳筱閣講得出調名,疑他也研究過的,恐自己班門弄斧,貽笑方家呢。其實,柳筱閣哪裡是懂這工商角徵羽的玩意兒,可憐他不過表演《九敗章邯》中楚霸王出臺趟馬的時候,鑼鼓打《十面埋伏》的調門,所以他這時亂猜一下,預備猜錯時給福晉一笑而已。哪知恰被他猜著,大福晉還當他是內家啦。但是,若沒有這一猜,也不至於弄出事來了。其時,柳筱閣已猜中了,自然要充內行到底,逼著大福晉再彈一曲《十面埋伏》。大福晉更不推讓,就重整絃索,再和工商,彈起那《十面埋伏》的亂聲十八拍來。柳筱閣雖一竅不通,也覺得十分熱鬧。只見大福晉手忙得碌亂,顧了彈又顧拍,撥挑按捺,十指齊施;悠揚處如泣如訴,剛勁如虎嘯龍吟。可惜彈給柳筱閣這不識貨的聽,冤屈了福晉的好琴了。因大福晉的琴技北京很有名望,休說是滿族中算是名手,就是我們漢人中,也未必有勝於她的呢。偏偏這木偶式的柳筱閣倒有這樣的耳福。倘然把當時琴聲用收音機收著,放到如今,不是成了絕響嗎?大福晉似這般的彈得珠汗盈頭,柳筱閣也依然是木不通風,全不知道好壞,真可算得是鮮花載糞土,脂粉饋無鹽了。

大福晉正彈得起勁,卻有一位知音客從外面來了。這知音客是誰呢?自不消說得,便是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