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方案》是希特勒親自敲定的,沒有人能去改變,李默只能進攻就是了。
德軍打算一舉拿下華沙,佔領敵人首都,瓦解整個波蘭的軍心,民心,儘快結束波蘭戰役,要知道德法邊境的馬其諾防線上可佈置著幾十個法軍師,現在因為李默的穿越,把英國的給疼了,打怕了,到現在他們都沒有派出多少部隊到法國來。
……
第226章 長驅直入(中)
還有希特勒動用了一些外交手段,給了英法一些廉價的承諾,算是暫時穩住了英法兩國,萬一德國與波蘭的戰爭陷入絞著狀態,誰敢保證已經對德宣戰的英法不從德國背後插刀。
英法與波蘭有盟約,帝國主義雖然不會為了別的國家去流血,但是背後插刀,痛打落水狗這可是他們的最愛。如果德國在波蘭戰役期間,表現平平,並且陷入泥潭,英法聯軍立馬就會翻臉,並立即從馬其諾防線進攻德國的萊因區和魯爾工業區,兩線作戰的德國怕是危險的很了,要知道現在李默的德軍也只一些先進裝備,有的大殺器還沒有生產出來。
這也是希特勒一邊與英法虛與委蛇,然後又秘密聯合蘇聯一起進攻波蘭的原因,希特勒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擊垮波蘭。準備騰出手來對付英法聯軍,歷史上是這樣的,在希特勒佔領波蘭49的領土後,即刻撤軍回到西線的原因。
現在有李默這隻蝴蝶,但是李默不打算去幹預波蘭戰役和法國戰役,因為歷史上這兩個戰役已經做得比較完美了,雖然還有一些小問題,但這無法掩蓋德國“閃電戰”的巨大威力與成功,世界上一種全新的戰爭方式在這兩場戰役之中出現。
但是歷史上的德國基本上是在用一己之力挑戰整個世界,也不知道偉大的元首到底是軍事天才還是軍事白痴。希特勒在上軍事**,與國防軍貌合神離,以致後期換了很多致命的錯誤,李默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改變希特勒的那些致命錯誤。
歷史上也是等波蘭政府開始流亡的時候,蘇聯才出兵攻擊波蘭,現在,李默要做的就是按照《白色方案》用最短的時間,最閃電的速度,拿下波蘭首都,讓波蘭政府在法理上不復存在,哪麼蘇聯出兵也就毫無顧忌了,蘇聯想要分贓,德國想要快速結束戰爭,德蘇合作瓜分波蘭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德軍統帥部為什麼敢這樣壓上長驅直入,孤注一擲地豪賭,還是經過許多參謀仔細分析了原因的。
德國完全掌握制空權,什麼時候打,什麼時候撤退,主動權全部在德國一方。所以說李默完全不怕波蘭軍隊會反包圍自己。波蘭軍隊的重武器基本上都是擺設,還沒有射擊就會被協助李默的航空師給摧毀,李默不用擔心自己的坦克消耗太大。李默有龐大的補給車隊,攜帶著大量的物質,最少可以滿足全軍半個月的作戰需要。李默對自己的武器的自信,現在能真正威脅到四號坦克的武器很少,大口徑火炮那個不算的話,就看反坦克火炮,波軍很少裝備50毫米的反坦克炮。
這樣的情況下,李默為什麼又不能進行戰略冒險呢,因為這個險值得去冒,成功了能給德國贏得足夠的時間,就算是失敗了,李默也可以從容選擇撤退還是去和別的部隊會合。何況這是希特勒的命令,李默現在不打算去違抗希特勒的命令,至少在自己沒有成為獨當一面的元帥之前。
李默的指揮所就相當於前敵指揮部,千萬不要忽視這個“前敵指揮所”的巨大作用,第一線的情況也只有他們最瞭解,能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調整部署,糾正錯誤,如果前線指揮官什麼事就要等總指揮部的命令,那稍縱即逝的戰機早就沒有蹤影了。打仗不能光靠命令,還需要“前敵指揮部”的統一協調指揮能力,及時作出最正確的部署,發出最及時的命令。
其實後世的實踐經驗也證明,這種在前線設立“前敵指揮部“的好處和作用是很大的,能大大提高部隊的反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的,也能針對戰場局勢做出相應的調整,這往往又決定著一場戰役的勝負。
很快李默就接到了軍長和隆美爾聯名發來的進攻命令,李默接到了軍長和隆美爾命令後,沒有立即下令部隊進攻,而是站在沙盤前仔細思索起來,作為“前敵指揮官”,李默必須要看看總指揮部的命令適合不適合實行,必須要擁有獨立的思維,絕對不能做那種盲從的昏庸指揮官。
李默既然決定了按照《白色方案》執行,當下也不在遲疑,很快就給自己指揮的三個團級部隊下達了“閃電突擊“的指令。李默要求卑斯麥組織力量用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攻擊,閃電突破波軍防線,然後直接往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