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寧集團就是利用這個股市大好的機會,大肆投機,吹出了一個好大的肥皂泡。
不過在1981年,也就是今年7月17日,香江銀行公會宣佈,7月21日起,儲蓄存款利率由11厘加至12厘,於是乎,恒生指數當日便從最高點開始下跌。
按照歷史軌跡發展,這就是揭開了1980年代香江第一次股災的序幕。
加之已經開始的關於香江前途的中英談判,屢屢陷入僵局,恒生指數將會在今年與明年下跌幅度總共達到63%。
而且這個頹勢。一直要持續到1984年中英談判達成一致。局面明朗後。才會反彈。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唐煥認為,只要自己誠心收購香江電話這百分之三十多部分的股份,就算怡和也有興趣,但其在九龍倉收購戰中,由於自己的介入,並沒有像原本時空裡的那樣,從包船王那裡狠狠地敲了一筆現金。反而是這筆差價落到了自己的口袋裡,導致它的競爭實力有限得很。
而漢鼎投資公司的團隊,在研究之後,結果也和唐煥的推斷類似。
所以,負責具體執行的周密,把收購的方針定為穩健和友好,不花無謂的冤枉錢。
畢竟,靠著唐煥的投機情報積累下來的家底,本來就不好肆意張揚。
可以說,唐煥這一方計算得很周詳。按理來說,收購應該是十拿九穩了。但他們卻漏掉了一個人為影響的主觀因素——來自於怡和內部的公司政_治鬥爭。
現任的怡和主席,也就是香江人常說的大班,是david newbigging——大衛?紐璧堅。
他的父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因軍功於1918年獲授十字勳章,並前往遠東及香江發展,從1938年至1947年任職怡和洋行董事,於1941年香江被日本攻陷前夕,被委任為糧食管制官,之後則被關押於赤柱拘留營內,期間設法維持營內秩序,等日本戰敗後,又被賜封大英帝國最優秀勳章。
出生於中國的紐璧堅,在加拿大和英國完成求學後,1954年決定來香江發展,以20歲之齡加入父親曾任職的怡和洋行,由低做起,在1967年晉身怡和董事局,1970年再升任怡和董事總經理,同時兼任怡和旗下九龍倉的主席。
實際上,在1970年,紐璧堅一度有機會出任怡和主席,但在凱瑟克家族的堅持下,時任高階董事總經理的henry keswick——亨利?凱瑟克,獲得英國倫敦方面的股東支援而成功上位。
等到三年後,亨利?凱瑟克卸任,紐璧堅這才接任怡和主席兼高階董事總經理,執掌怡和的決策權。
可問題是,凱瑟克家族人丁興旺,靠時間熬走了亨利?凱瑟克,他的胞弟simon keswick——西門?凱瑟克接踵而至,眼巴巴地盯著大班這個位置呢。
來自於蘇格蘭的凱瑟克家族,是怡和創辦人之一威廉?渣甸表親的後人,為怡和的主要股東。
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凱瑟克家族的股份早就攤薄到無法一言決之的地步了,而紐璧堅有父子兩代為怡和打拼、甚至淪為戰俘的資歷,被股東認可的程度也可想而知。
因此,西門?凱瑟克想要坐上怡和大班的寶座,只能透過一步步地公司政_治鬥爭,來奪取權力,而最有力的手段,就是質疑紐璧堅的經營能力,打擊對手的威信。
恰恰悲催的是,紐璧堅至少有兩個把柄——怡和傳統業務滑坡和九龍倉爭奪失敗,成了無法辯解的短板。
可實際上,紐璧堅因此受到責難,還真有點委屈。
首先,怡和原本以轉口貿易和代理商為主的生意,其所依存的外部環境正在發生變化。
早在1962年,著名學者馬素?麥克魯漢的著作中就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了。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隨之越來越多的生產商,直接與本地買家接洽。
作為代理商,怡和的重要性跟著降低,自然而然地收益倒退。
這個大勢不管換成誰當家,都只能捏著鼻子承認現實。
其次,九龍倉爭奪戰的過程裡,紐璧堅已經殫精竭慮、竭盡所能了,甚至為了籌集資金,還把金門大廈以接近十億的價格賣給了佳寧集團,讓其藉機炒作了一把所謂的實力。
面對華資的來勢洶洶,怡和只有兩個選擇,一是不惜血本保住九龍倉,維持百年大洋行的面子,或者最大限度地在出手九龍倉的時候賺取現金,得到裡子。
而去年六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