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蠶,與往年似有不同?”看著呈至眼前的湯食,李隆基不無疑惑的睇目旁側的江采蘋。
江采蘋即刻欠身:“回陛下,此乃‘乳糖圓子’,乃以綠豆粉為科斗羹,煮糯為丸,糖為臛。捻頭雜肉煮湯,謂之‘鹽豉湯’。乃司膳房近幾日之新作,專為今日上元所制。陛下且嚐嚐看,味道如何?”
聽江采蘋這麼一說,其他在席者各自望著盛放於自己面前的金湯玉勺,一時間同是生出分好奇。
唐時上元節食乃是面蠶,亦即一種類似後代炸元宵之物。這年頭的人,則常美其名為“油畫明珠”。直至南宋時期,才出現江采蘋口中的“乳糖圓子”,此物方可稱為現代湯圓的前身,在當時又稱“浮元子”。
李隆基淺啜口湯,先細品了品,而後舀了個乳糖圓子輕咬了口,頓覺滿嘴溢香:“入口微甜,口感甜而不膩,略黏口齒,津津有味著實味道不錯!朕且問愛妃,這真是司膳房想出來的面蠶新做法?”
江采蘋但笑不語。李隆基既有此一問。已然表明,對此李隆基心中自是早有數。這些年來,司膳房那群不思進取的老古董,平日只知一味的墨守成規,年年大小節祭,從不曾推陳出新過何物,今個竟懂曉動腦筋並知之何為變通了,不叫人犯疑才怪。除非得以哪位高人在背地裡指點。
即便旁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