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地組織建立一些直接地聯絡。
所謂直接地聯絡,就是與國家所指定的專人——張吹水之外的人,建立一種長效地穩定聯絡渠道。
當然,張吹水地這條線國家也是不會放棄的,但是,有些高層面地東西,國家希望由那些更為受到信任地人來經手。
事實上,從國家地層面而言,這麼做並不為過,甚至就連張吹水也是非常明白這個道理的,但是張知秋卻是感到了一種不舒服。
這種不舒服或許來的毫無意義,但是張知秋卻是對於這種近乎於“過河拆橋”地做法極不感冒:既然張吹水不是那個能夠得到更為信任的人,那麼還使用她建立的渠道幹什麼?
不過,張吹水對於張知秋地這種“不成熟”卻是非常歡喜的——也不需張知秋明說,經過了三年地朝夕相處、生死與共,只憑一些語氣中地細微變化,彼此便能感受到對方的許多心意的。
答應了去見那些希望見到自己的人之後,張知秋默然地思慮半晌,終於決定還是以自己的本來面目去拋頭lù;面。
之所以做出這樣地決定,為張吹水張目只是一個藉口,更重要的是,自己“父母”的出現,讓張知秋感到了極大地危機;哪怕是為了自己的父母,也絕不允許張知秋再做這種自欺欺人地躲避之舉了。
這具有一種圖騰般地象徵意義。
如果那種“觀想空間”真的會“吞噬”掉現實空間的話——張知秋對於這種前景幾乎就不敢設想下去了,他相信,那絕對會是以人類地徹底滅絕為最終結局的。
但是,張知秋同時又隱約覺得,事情不會是這麼地簡單,一定還有什麼事情是自己所不知道、或還沒有想到的,而這應該是這件事情地關鍵之所在。
比如說,這個“觀想空間”地出處。
張知秋可不會傻到認為,這個“觀想空間”就是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