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間,不斷地有能人異士試圖加入軍中。
跟著李都尉就有可能升官發財,這樣的美事,誰不想試試?
李賢不想打擊鄉民參軍的積極‘性’,只要能夠透過遴選,便一概收取。
就這麼行進間,等到東萊軍抵達劇縣的時候,一萬三千人的兵馬又多出了六百人。
多出來的這些人馬全都是半途間加入的,他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看家本領。
或是‘精’於‘射’術,或者氣力驚人,總之,個個實力不凡。
都尉與長史截然不同,李賢身兼長史的時候,並沒有太多人前來投靠,可現在,高升做了都尉,投奔李賢的人群便趨之如騖,數不勝數,這就是權力地位帶來的好處。
。。。
第二百二十四章徐和歸心
劇縣,一萬多名東萊軍卒兵分四營在城外駐紮下來。
徐和的兵馬最多,足足有七千人,他們俱是黃巾老卒,單兵廝殺經驗豐富,可戰陣配合卻較為生疏。之前,大軍忙著奔‘波’、廝殺,所以根本沒有時間來訓練,可現在,大軍駐紮在劇縣,擺明了是要長期駐守,這樣的情況下,徐和覺得有必要懇請李賢派人過來協助訓練。
擊潰徐州軍的時候,徐和的兵馬自始至終都待在城內,沒有參與戰事,可立在城上,李賢麾下軍馬的犀利程度還是讓人大開眼界。
攻時猛若閃電,守時穩若泰山,進可攻退可守,徐和捫心自問,即便他麾下的兵卒數量要超過李賢三營人馬的總和,可真要是上陣廝殺,他不如李賢!
大勝徐州軍,戰後論功行賞,李賢並沒有厚此薄彼,即便徐和麾下軍卒未能上陣廝殺,可每人還是得到了一百枚銅錢的賞賜。
明明什麼事情沒有做,卻依舊得到了價值不菲的賞錢,這讓徐和麾下的兵卒頗為感動。
過往的日子裡,大家過慣了強取豪奪的日子,像今日這般無功受祿的情形卻是第一次遇到過。
當然了,最令人驚喜的是在北海相孔融親筆書寫的犒賞文書中,徐和榜上有名,成了貨真價實的大漢將官。
原本浮萍一般沒有根基,沒有歸屬感的徐和終於穩下心來,尤其是在見識到了李賢的實力之後,再也沒有人提出要拔‘腿’走人的事情。
介亭募兵的情景眾人雖然沒有人親眼目睹,可從新卒口中還是能夠聽出個十之八九。
七中一的比率呀,東萊軍遴選兵員如此之難,只有腦子被驢踢到的人才會在這時候離開軍中。
之前,大家夥兒迫於無奈,落草為寇,那也是為了能夠瀟灑快活,現如今,有了更好的選擇,誰還願意繼續做那無本的買賣?且不說丟盡了祖宗的臉面,便是終日裡老鼠一般逃竄不已就讓人煩透了。
跟在徐和麾下,雖然與李賢的嫡系涇渭分明,可大家拿的俸祿都是一樣的。
李賢也曾許諾過,上陣殺敵,不分軍營,有功便賞,絕不會剋扣半分。
李賢的信譽眾人還是信的過的。
當然了,東萊軍是憑藉軍牌發放月俸的,軍牌的等級越高,軍卒可以領到的錢糧就越多。
徐和麾下的軍卒對軍牌眼熱不已,他們找到徐和,吵著也想要那個掛在腰間的牌牌。
徐和知道,一旦掛上這牌子,日後再想摘下來可就難了!
這軍牌可不簡簡單單是身份的象徵,它更是李賢收攏人心的手段,只要軍卒被軍牌代表的犒賞制度吸引,以後徐和再想拉攏兵馬單幹的話,只怕就難於上青天了。
怎麼辦?是主動接受,還是像以前那般謹守本分,與其他兵馬井水不犯河水?
徐和也明白,如果他再這麼封閉下去,受到大軍排擠這是早晚的事情,而他麾下的軍卒想必也會怨氣沖天。
日後其他各營人馬再立戰功的話,徐和難道還要儲存實力,坐山觀虎鬥?
那樣的話,不患寡而患不均,戰後再次論功行賞,徐和麾下肯定會鬧出事端。
與其等到麾下部眾離心離德,倒不如識趣點,趁早向李賢‘交’心!
徐和也是個人物,下了決心之後,他當即帶著整理出的兵員名冊快步來到李賢府外。
如今李賢官居高位,自然不能像之前那樣住的的簡單了。
為此,劇縣縣令特意使人騰出一家大宅院,充當李賢的都尉府。
其實,按照縣令的本意是打算為李賢新建府邸的,卻被李賢耗費過大為由拒絕了。
眼下,徐和打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