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擔任郡守,清正廉明,能力還是有一些的,除了派士卒駐守城池之外,在城外的百姓,都被遷徙進了城裡,住不下的百姓甚至安排在了他自己的府邸裡住下。
這其中湊巧就有太史慈的母親,太史慈從幽州匆匆忙忙趕回青州,面對劉繇的大恩,他是準備以全身武藝為劉繇效犬馬之勞的。
這裡不僅能夠看出太史慈的忠義,也能夠看出太史慈對他母親深切的感情。
張英周圍的親衛士卒,對於張英的忠誠度是九十,已經很高了,但是還沒有到滿值,因此他們面對太史慈鋪天蓋地、殺氣盈天的氣勢,並不敢上前。
禍不及家人,張英無意中脫口而出的一句話,也讓本來忠誠度很高的手下,心中稍微有些離心離德了。
要是忠誠度滿值一百,那這些都不是什麼因素了,張英一身令下,那這些人哪怕是面對刀山火海,也是會義無返顧地衝鋒的。
不過忠誠度九十,就要差一些了,中間只相差十點,但是有著天壤之別。
隨著太史慈的氣勢加強,張英心中害怕,便派人去將他所有的親衛軍都叫來。
太史慈能夠猜到張英的打算,他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要是士卒多了,佈置一些弓箭手,那他再高的武藝,也不可能抵擋住太多的箭羽。
“張英,死來,”太史慈揮舞著手裡的鋼刀,猶如猛虎下山,向著張英撲去。
太史慈的五爪飛龍槍和長弓,都在馬上,而馬則是在他回到山寨以後,就被張英派人牽走了。
張英既然打算殺這太史慈,自然不可能還把太史慈的武器留在那裡。
雖然普通士卒的佩刀並不順手,但是太史慈何等武藝,在運用了武將技勢如烈火之後,刀鋒揮舞之間,已經絲絲烈焰在刀刃上燃起。
在刀風和內力的作用下,這些烈焰逐漸擴大,往著前方燒去。
太史慈直衝著張英的方向而去,雖然他不想傷及無辜,但是想殺張英,這前面的親衛士卒,肯定是要解決的。
刀鋒人影未到,熊熊烈火已經向著張英前方的親衛士卒撲去了。
忠誠度九十,雖然不敢主動進攻太史慈,但是太史慈要殺張英的時候,這些士卒明知前去阻攔十死無生,但還是義無返顧地上前衝殺了。
當然這也不可能廝殺到底,拼至一兵一卒,畢竟不是滿值的忠誠度。
忠誠度九十是肯定不會背叛張英的。但是面對必死之境的時候,他們的心裡就有一個心理底限了,一旦超過這個底限,那他們就很可能會潰敗了。
當然這個底限要比普通忠誠度計程車卒要強得多,至少現在面臨著太史慈的烈火和刀氣。他們都還是一個個視死如歸地上前衝殺了。
有被烈焰燒遍全身。在地上瘋狂翻滾,淒厲嚎叫計程車卒;也有是被炎熱的刀氣瞬間分屍,本來要噴灑的血液,也是瞬間被炎熱的刀氣蒸發掉了。整個屍體看起來都是乾巴巴,不過在痛苦方面,倒要是比被火燒死輕得多了。
此時山上的動靜並不是太大,張英麾下的大部分士卒都還沒有被驚動,因此山腳下。趙飛他們也並不清楚山上的情況。
山頂距離山腳有些遠,已經超過系統探尋範圍了,因此趙飛也沒有發覺這個破敵的最好時機。
郭嘉畢竟沒有太多張英的訊息,經過這短短一天的沒有見過面的交鋒,他能夠判斷出張英膽小謹慎的性格,已經是極為厲害了,不可能還能算到,張英居然會和太史慈鬧出這麼大的矛盾出來。
郭嘉畢竟還是人,不是神。所有的後續計劃,都是他依據現有的情報,然後慢慢推算出來的。
而現在,劉繇來江東就沒有多久,趙飛連劉繇的訊息都沒有收集到多少。就更別說張英這種無能之輩了。
訊息缺乏,郭嘉最多心裡判斷出太史慈能力強,心傲,和張英之間會有矛盾。他認為太史慈和許褚幾乎是戰成了平手,在軍中肯定有了不少名聲。張英雖然是主帥,看太史慈不爽,但也不可能無緣無故地就把太史慈殺了,否則那肯定會引起軍中士卒譁變的,到時候金口嶺就唾手可得了。
郭嘉不認為張英會這麼愚笨,只是他沒有想到,太史慈在出戰之前,居然那麼傲氣地主動提出了立下軍令狀,這就讓張英有了絕對正當的理由可以對付太史慈,而且也不會引起軍中的軍心變化了。
太史慈多麼勇猛,張英周邊只有幾十個親衛士卒,其他的將領看到太史慈如此威猛,哪個敢上前,看到太史慈只是針對張英一個人,他們一個個都是悄悄地溜到了很遠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