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聖濟總錄》有18卷專論諸風,反映當時對“風證”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水平。張銳著《雞峰普濟方》,把水腫分為多種型別,根據起始部位的特徵區別不同性質的水腫,施以不同治法。另外,還有一些內科病的專著問世,如宋代董汲著《腳氣治法總要》,對腳氣病的病因、發病情況、治療方法均有詳細論述,並訂出64方,是一部現存較全面的腳氣病專書。元代葛可久著《十藥神書》,是一部治療肺癆病的專著,書中所擬10首藥方,分別具有止血、止嗽、祛痰、補養等作用,對肺癆全過程的分型和治療總結了一套可以遵循的經驗。
病因學在此時也有重要發展。陳無擇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一書在《傷寒論》病因分類的基礎上,結合《內經》理論,創立外因、內因、不內外因的三因學說,此說概括性強,適於臨證應用,沿用至今。
更多TXT小說請訪問::。。
手機訪問:m。。
三、系統完善時期
自金元四大家掀起學術爭鳴之風,後世歷代諸家,各抒己見,使中醫的理論與實踐日趨系統和完整,在中醫學術界掀起了發展、創新的風氣。如歷代對中風之爭,或言真中,或言類中,或言“非風”,越辯越明。又如對補脾、補腎及脾腎雙補的推敲,使脾腎的生理、病理在人體中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絡也更加明確。再如對鼓脹的病機認識,從東垣與丹溪的“溼熱論”,到趙養葵、孫一奎的“火衰論”,再至喻昌的“水裹氣結血凝論”,也是越分析越透徹,從而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提高了治療效果。明代繼承了金元的學術成就並有所發展。如薛己的《內科摘要》在學術上受李杲善於溫補的影響,而有所發展,是我國最早用內科病名的醫書。虞摶的《醫學正傳》則發展了朱丹溪的學說。王綸明確指出:“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熱病用河間,雜病用丹溪。”是對當時內科學術思想的總結。另外,龔廷賢所著《壽世保元》,先基礎,後臨床,先論述,後列方,並附醫案,取材豐富,立論精詳,選方切用,適於內科臨床參考。《景嶽全書》為糾正金元劉、張嗜用寒涼攻伐之偏,倡導人之生氣以陽為主,指出人體“陽非有餘,陰常不足”,力主溫補之法,是書論內科雜病部分計28卷,記述70餘種病證的證治,每病證均引錄古說,參以己見。張景嶽對內科許多病證病理之分析與歸納極為精闢,治則方藥也多有心得,在這部分內容中,張氏結合病證對溫補學說進行了充分的闡述。
明清時代,在醫學史上具有特別突出地位的要算溫病學說的形成和發展,它使內科學之外感病的實踐與理論進入更高、更完善的境界。吳又可的《溫疫論》,是我國傳染病學中較早的專門論著,他認為瘟疫有別於其他熱性病,它不因感受“六氣”所致,而以感染“戾氣”和機體機能狀況不良為發病主因。並指出“戾氣”的傳染途徑是自口鼻而人,無論老少強弱,觸之皆病。這一認識,在我國醫學發展史上也是一個突破性的見解。葉天士的《溫熱論》為溫病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與辨證的基礎,其貢獻在於:首先提出了“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傳心包”之說,概括了溫病的發病途徑和傳變規律,成為外感溫病的綱領;其次,根據溫病的發病過程,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表示病變由淺入深的四個層次,作為辨證施治的綱領;再者,在溫病診斷上,總結前人經驗,創造地發展了察舌、驗齒、辨別斑疹與白痦的方法。這就為溫病學說奠定了理論與實踐基礎。吳鞠通在葉氏學說基礎上著成《溫病條辨》,以三焦為綱,病名為目,論述風溫、溫熱、瘟疫等9種溫病的證治,並提出清絡、清營、育陰等各種治法,使溫病學說更趨系統和完整,建立了溫病辨證論治體系。其後,薛生白著《溼熱病篇》,對溼溫病進行了深入研討;王孟英著《溫熱經緯》,將溫病分為新感與伏氣兩大類進行辨證施治。也都對溫病學說作了發揮和補充,促進了溫病學說的發展。
在內科雜證方面,明清也有一定發展。喻昌《寓意草》中提出疾病發生與時代背景密切相連的觀點,加深了對疾病發生本質的認識,故而提高了疾病診療和理論水平。林佩琴的《類證治裁》極為實用,熊笱著的《中風論》及尤在涇著的《金匱翼》對中風病的敘述,胡慎柔著的《慎柔五書》、綺石著的《理虛元鑑》對虛勞病的分析,盧之頤著的《痃瘧論疏》對勞疾的認識,都可稱之為內科專篇專著,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此時,對血證的認識也有新的突破,王清任著《醫林改錯》,對瘀血證進行了詳細論述,並創立了活血化瘀諸方,特別是為氣虛血瘀所制益氣活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