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食物一旦到了那幫軍官的手裡,自己也許連渣渣都見不到。
楊小林相信,當自己幹掉了施特塞爾兵團之後,用不了多長時間,基伶斯基身邊那幾十萬大軍就會瓦解。
施特塞爾那裡的進展十分的順利,擊敗他已經不是任何問題,甚至在時間上肯定要比要楊小林預計的提前許多,可現在的問題是楊小林想讓施特塞爾投降,他每天都讓載濤給施特塞爾送信,只要俄國部隊投降,自己保證他們的待遇。
這也為能更順利的幹掉基伶斯基做工作,雖然楊司令手裡已經有了一個阿克波利爾,但是戰場上一個司令官被俘還是主動投降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阿克波利爾是力盡被俘,雖然遠東集團軍被全殲了,可是他們戰鬥到了最後一刻。
而投降不同,將軍的投降往往意味著他們已經戰爭失去了希望,其產生的效果等於是直接向敵人和自己計程車兵宣告:“我們已經沒有希望了,我們是必將失敗的一方。”
那麼廣大的普通士兵和一般將領更不會在身陷恐怖戰場的情況下英勇奮戰。
基伶斯基身邊俄國士兵還有五十多萬呢,如果真的讓他們還對戰爭抱有希望,讓他們還有拼殺的勇氣的話,這五十多萬人每人那根木棍跟中國部隊拼命,也會給中國方面造成不小的損失。
楊小林現在對於勝利堅信不疑,他已經在計劃下一步怎麼走了,自然不願意為一場沒有懸念戰鬥流太多的鮮血。就像對袁世凱一樣,楊小林已經計劃好幹掉老袁和孫文之後,自己要做什麼了。
北京。
楊度在放下了今天報紙之後,嘴角泛起了一絲冷笑來,坐在他旁邊的盛懷宣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忐忑的說道:“皙子,薩道義這話一出來,馬上就得到了北洋和孫文的一致擁護,咱們在這個時候是不是稍微的收斂一下?武館那件事情可還沒完呢,雷振春好像聞到什麼味道了,這幾天老是往民兵營裡面跑,萬一要被他查出什麼,恐怕咱們兩個都擔不住。”
楊度的手那茶杯來輕輕的搖晃了一下,吹開漂浮在水面的茶葉,小小的抿了一口,薩道義在這個時候忽然來到中國,並且放出了這樣的言論,當真讓楊度沒有料到。
本來他的計劃實行的非常順利,要知道革命黨中間有很多人是非常激進的,爆炸案發生之後他們對袁世凱信任已經降到了極點,楊度相信只要自己能再加把火,兩邊肯定就打起來了。
可是在這個時候孫文和袁世凱居然不約而同地把話題引向薩道義,他們好像都在極力的淡化那還沒有消退的炸藥味。
“收斂是不行的,盛老,有的步子走出去之後沒有辦法回頭,咱們只能繼續走下去。”
盛懷宣聽了沒有說話,當初楊度找到盛懷宣,說了兩個問題,第一是他和楊打鬼要幹掉袁世凱和孫文,第二是幹掉袁世凱和孫文之後,中國將以經濟發展和軍隊建設為中心。
楊度說,我和楊打鬼的態度跟孫文還有老袁不一樣,他們在追求民主,追求**,而對於我們,是民主還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以兩個方面的建設為目標,“金”和“鐵”。
當時盛懷宣真的有些猶豫,說服盛懷宣的人是楊小林。
聽了楊度的話之後盛懷宣要求和楊司令面談一次,在那次談話上面,盛懷宣問了楊小林一個問題,就是怎麼解決中國現在的農民的土地問題。
中國的土地都集中在那些地主的手裡,農民的日子過的非常苦,但是在戰爭期間他們不光要擔任民夫,甚至還要直接參軍。用現在的一句話說就是,他們啃著大白菜梆子,卻幹著丟性命的差事。
這個矛盾在現在被戰爭的勝利掩蓋了,但是盛懷宣很清楚,不管是誰坐江山,都要看他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
他也問過老袁和孫文,老袁給盛懷宣的回答是按人頭重新劃分土地。這就是歷代王朝的做法,沒什麼新意,治標不治本。而孫文先生則說,要學西方的模式,將那些農民變成工人。這個很有新意,卻太理想化了,中國根本沒有那麼多工廠可以容乃三億多農民,將農民趕離土地,不符合中國的國情。
盛懷宣問楊小林的時候,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說實話他真的不相信從軲轆山一路衝殺出來的楊司令會比在北京從政多年的袁總統和留洋歸來的孫文先生更有辦法。
楊小林說,如果他們贏得了這一次的內爭,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土地改革!讓三億多農民過上安穩的日子,刻不容緩!
必須對地主的土地做出限制,用國家的法律明確的規定每戶人家最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