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理粗略地闡述了一下子自己想法。看著最高首長不斷地點頭,顯然,老人家對田明理的想法很滿意。
老人家又抽了口煙,沉默了一會之後,突然說道:“小田,如果讓你在澎城和鵬城深圳之間選擇,你想去哪?”
這次田明理的心裡掀起了滔天巨浪,沒辦法,最高首長的話太具有衝擊力,這是讓自己選擇自己的未來啊。如果是一般人,面對澎城和鵬城深圳這兩個選擇,根本不用遲疑,肯定選擇後者啊。
可是,沉思了一下之後,田明理說道:“首長,我還是覺得留在澎城比較好。”
再次點了點頭,最高首長說道:“回黨校之後,把你的一些想法整理一下,寫下來,然後交給我。”
“是,首長。”
最高首長的專列緩緩地駛進了京城,標誌著老人家的南巡之旅落下了帷幕,可是他帶來的影響卻在慢慢地發酵,只等著一個時機就徹底爆發出來。
不過,許多嗅覺敏感的人都已經察覺到了變化,原先被吊著打的改革一方漸漸地緩了過起來,而左手邊的一方卻慢慢地銷聲匿跡。在商界和企業界,許多人則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甚至有些人已經開始行動了。
蘇家村集團旗下的貿易公司在最高首長離開蘇家村不久,就開始大量地囤積經濟建設中需要的各種物資材料,只等著時機一到,大賺一筆完成原始積累。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區報》發表了“東方風來滿眼春——最高首長在深圳紀實”的重大社論報道,並集中闡述了最高首長南巡談話的要點內容。
從此之後,改革開放進入了新階段,中國經濟踏入了騰飛的快車道——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用自己的勞動和智慧,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絕無僅有的“中國速度”。
幾天之後,內參全文刊發了田明理的文章——《經濟改革之我見》,這篇文章被很多人稱為新時期經濟建設的“聖經”。
不久之後,十四大之前,中央決定將澎城市設為計劃單列市,原澎城市委書記田明理繼續擔任市委書記,並且兼任市長一職。隨後,在十四大之前,田明理被任命為東海省委副書記、副省長,選舉為東海省委常委。
1992年10月,澎城市與上滬浦東一起被確定為國家級新區,享有經濟特區的一切特權。
現在,澎城市騰飛的炮架子已經架好,經濟騰飛的步子也已經開始邁開。不久的將來,華夏大地上將會出現南北兩個peng城齊飛,併成兩個國際大都市的“時代佳話”。
第二百七十四章 真正屬於中國人的汽車
ps:第一更!
從幾年前在豐田公司受辱,蘇振邦就發誓要造中國人自己的汽車,所以他成立華夏汽車公司——車名已經說明了一切,中國人自己的汽車。
這幾年來,雖然蘇振邦一直忙著蘇寧集團的擴張和發展,但是卻從來沒落下對華夏汽車公司這個“賠錢貨”的關注。這幾年,蘇振邦著實沒少往汽車公司裡面輸血,大筆大筆的研發經費往裡面注入。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華夏汽車公司就是個吞金怪獸,而且是個現階段沒有絲毫產出的吞金怪獸。
華夏汽車公司的模式,不同於國內其他汽車廠走的路子——買來技術、自己玩,幾個人敲敲打打就可以造汽車了,而且低價的“小作坊汽車”似乎還很有銷路。如此一來,目前的國內汽車市場就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了,因為隨便造造的汽車都有人買,所以導致整個汽車行業根本就沒有人願意去搞研發——有那個工夫和時間不如擴大生產規模。
所有人都不會想到,隨著中國經濟改革開發的進一步深入,未來國內的汽車市場必將向國外的汽車巨頭們開放。到那時,這些小汽車廠的出路只有一條——破產倒閉,根本撐不住那些汽車巨頭的一輪衝擊就會敗下陣來。
為了扛起中國民族汽車行業的大旗,所以蘇振邦要求華夏汽車公司在創業階段唯一的任務就是——研發出屬於中國的汽車。因此,即使現在華夏汽車公司的生產基地裡,擁有全套的汽車生產線,但是仍然沒有生產出一輛用於銷售的汽車,一直在搞研發試驗。
甚至於,為了提高華夏汽車公司的研發能力,這些年蘇振邦和蘇辰雨這對父子倆,可沒少挖別人的牆角。
無論是大眾、奧迪、賓士和寶馬這些德系汽車巨頭,還是通用、福特和克勒斯勒這幾個美系汽車公司,抑或是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等等日系車企,他們的當家研發工程師和公司高層都遭到了華夏汽車公司的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