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的暫居院子,才知道賈蓉已出門近兩月了,闔府上下,竟不知賈蓉何時出門的,而賈蓉身邊的小廝丫鬟,少了一半多,剩下的俱是守口如瓶,半個字也不願吐露,卻給了林管家一封信,讓交給林老爺。
整個林家,竟無一人知曉他的真正去向。
林如海拆開信,只見那字如鐵畫銀鉤,鋒銳豪邁,力透紙背,他是探花出身,又是詩書傳家,對字畫自然有頗有造詣,不由暗讚一聲好,再看內容,信上並沒有多說什麼,只說有事要辦,不打擾林姑爹父女團聚,兩個月後自會回來,又說林姑爹既然看到他這封信,想必心結已解,病體康愈,想想九泉之下的敏姑奶奶必不願看他父女這般痛苦,便是為了黛玉的將來,也要好好振作。
一時間,林如海對這位匆匆一瞥沒有看清的內侄孫頗感好奇,待林管家與黛玉分別形容了一番賈蓉的形貌舉止,越發好奇起來,只讓林管家留意賈蓉的歸期。
等到林如海已能吃些素淡的正常飲食時,賈蓉風塵僕僕地回來了,一身青色麻布劍袖棉袍,腰懸寶劍,大步流星,便如同傳奇戲本里走出來的少年俠客一般,林管家和黛玉險些沒認出來。
他們倆人俱是心細之人,各有各的觀察角度,賈蓉表面與兩個月前並無不同,這二人卻覺得此時的賈蓉,猶如鳳凰涅槃一般,已經歷了脫胎換骨之變,濃密的劍眉斜飛入鬢,眼眸幽寒深邃卻無光彩,那身上陡然增添一層不怒而威的凜然氣勢,兩人都能感到。
這一晚,林如海終於見到了這位完全出乎他意料的內侄孫,也看到了賈母給他的信,只把他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連帶賈蓉也沒落個好臉色,賈蓉也不以為意,反正該做的他已做了,剩下的便看這對父女的選擇了。
作者有話要說:前面有親提到“姑爹”這個稱呼,我沒有查到紅樓裡的具體喊法,所以我按照賈敏和賈蓉的關係處理,賈敏是賈珍的姑姑,賈蓉的姑奶奶,所以林如海就是姑爹,這個“爹”,在我們現代是爺爺輩分,而在古代,有時是父輩,有時也指爺輩,如有不認同這個解釋的親,頂雷吧……(^o^)/~
10
10、第九章 意外 。。。
待賈蓉預備回京時,卻收到加急密報,原來久無音訊的元春突然自宮裡傳出訊息,二房為這很是忙活起來,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句話——缺錢!催著賈蓉往回摟錢呢!
這裡賈蓉在江南的事情已了,林如海和黛玉暗地商量過後,俱認為此時不宜打草驚蛇,讓黛玉同賈蓉一起上京,他自己準備早日告老,一切妥當後便回京陪伴黛玉。
待叮囑完黛玉,林如海私下見了賈蓉,兩人談了半宿,賈蓉答應為他父女遮掩,林如海也是聰明人,否則豈能坐上巡鹽御史的緊要位子?也不欲賈蓉為難,給了賈蓉五萬銀票,卻說是孝敬老太太,另與了賈蓉一萬兩謝儀,餘者一字不提。
在賈蓉看來,這些卻與他無關,他不過是傳話人而已,林如海與他的銀兩,他也大方收下,也不欲林如海惦著他的人情因此不知如何對待賈家,轉頭便存進了自己這些天悄悄購下的莊子裡,其餘也不在意,只等收拾妥當,便啟程回京。
來揚州時黛玉是歸心似箭,賈蓉是一腔計劃等待施展,船是全速前進,自然飛快,回京時,黛玉懨懨,賈蓉無謂,速度自然慢了下來。
偶爾聽聽船工們之間的八卦,說是最近最轟動的大事,往滁州地界的山區裡死了一夥百來個殺人如麻窮兇極惡之劫匪,多少過往行商為這事兒在酬神,連朝廷都派了人調查,賈蓉聽在耳裡,連一根眉毛都沒有掀動。
林家的大管家這次卻與賈蓉等一起,說是上京修葺林家祖宅,待收拾妥當,黛玉便可常回家去住,也免得人再說閒言碎語。
這次上京,林如海還為黛玉另配了三名大丫鬟,將林管家的母親林嬤嬤換了原先不得力的王嬤嬤,一應月錢使用,林如海都叮囑黛玉當著賈母面交予王熙鳳,無需委屈自己。
回程走了月半,卻比賈蓉信裡所說的時間短了兩日,秦可卿竟已病入膏肓。
此次黛玉入賈府,卻不比上次,有林嬤嬤與林管家相伴,雖小心謹慎依舊,卻不再過分小心退避,自然拿出了公候千金的從容氣度來。
所幸林管家老道,早已安排人提前來到京城摸清門路,趕著三輛精緻的轎式馬車侯在一旁,烏沉沉的車身,看上去極不起眼,卻是上乘的做工用料。
待賈蓉一行到了寧榮街,榮國府早敞開了正門迎接,全不似黛玉當日只側門進來。
此番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