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就迅速出手接住了正往箱中飛去的書籍,陸炳慢慢翻閱著起來,看得出神了好似入定一般。周圍的人不敢叫陸炳,只能站在那裡默默等待著,過了許久陸炳才問道:“你們這本書是從哪裡來的?”

眾人不知,剛才那個史官跑了出來,說道:“這些經書都是收起來的,因為多是些沒用的東西,或者沒人能看得懂的,時不時的拿出去曬曬,別生了蟲,然後再收起來。今天天好,下官才命人拿出去的。容下官想想,這本書我記得標註上說是來與天朝上國的。是一個手抄本,還標註說是原樣手抄,沒有一絲變化,怕有微毫差別後博學之士不明所以,因為這本書上的文字壓根沒有人認識。”

史官說著跑回屋內,從架子上拿出一本書籍,這是一本類似於目錄的書,有各種經書的來歷和收藏時間以及別的需要標記的事情。這本書因為是給琉球國史官自己用的,所以用的是琉球文,所以陸炳在大臣的幫助下逐字逐句的看著。

情況和剛才那個史官所說的相差不大,而陸炳手中的那本書的來源時間是成化年間,陸炳自覺地這本書大有來頭,具體原因他不願跟旁人說,生怕這群窮瘋了的琉球人再把這本書當成了寶,不給陸炳,或者高價讓陸炳索取。況且即使陸炳說了,估計在場也沒有人懂,陸炳拿著這本書說要借閱一下,拿回去揣摩一番。

琉球國與大明無法相比,史官不僅要管記錄史料更要負責典藏書籍,和分工明細的大明是不同的,陸炳拿走這本書那史官自然不太高興,這可是前輩的勞動成果和自己每曰的工作辛苦,萬一是什麼重要史實自己弄丟了就是歷史罪人了。但是陸炳作為天朝上官,旁人也不敢說什麼。

眾人看得出來陸炳眼中的精光,也明白此書這般借走,怕是要有去無回了。可是,這本書究竟有何秘密,才能讓陸炳如此貪婪的想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