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厚選拔一個人出來,就是為了射掉東吳軍城頭的免戰牌。
於是,黃敘獨自一人,走到距離城頭150步的地方站定。兩方計程車兵都呆呆地看著他,不知道他想幹什麼。東吳的兵將固然不知道蜀軍在城外折騰了半天是搞什麼名堂,有些人猜測是進行一項比賽。
可是比賽都完了,這個比賽的冠軍過來幹什麼?難道是贏了冠軍後要自己一個人過來攻城?那誰還想去爭那個冠軍?
蜀軍大部分人也不明白這個贏了冠軍的神箭手去城下幹什麼。只有高階將領知道是怎麼回事。所以,現在兩個陣營的人都瞪著大大的眼睛看著這個傢伙,看他有什麼進一步的行動。
ps。求收藏,求各種票。
編輯說明天上架了喔,其實我不太願意上架,怕影響點選榜排行。不過編輯說,不上架很難得到推薦機會,也只能隨她去了。
希望朋友們能繼續支援我,謝謝!
第三十三章 論刀
第三十三章論刀
上回說到,郭攸之問沒有千里眼,怎麼看到千里之外,從而攻擊目標。劉厚沒有回答他而是繼續道:
“呵呵,我再告訴你一個厲害的,我們的霹靂雷如果發展到極致,只需要一枚就可以將一個城市摧毀,你相信嗎?”劉厚繼續不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再丟擲一枚重磅炸彈。
“這,這,這需要多大的霹靂雷啊?”郭攸之繼續吃驚道。
“呵呵,郭先生,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當武器裝備發展到那個程度時,你覺得你剛才說的什麼後勤補給、人數、謀略什麼的還有用嗎?”
劉厚沒有跟他詳細解釋那些通天的手段怎麼去實現,因為要給一個古人解釋人造衛星、導彈、無人駕駛飛機、核彈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況且其實他對這些東西瞭解得也不多。
“太子殿下,這些都是神仙手段,豈是凡人能掌握的。”
“唉,現在我們的確是掌握不了這些手段,而且就算掌握了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算了,不說這個了,還是著眼目前吧。我覺得藤甲軍所用之刀太笨重了,不知道你們覺得怎麼樣?”劉厚道。
“的確有點笨重,這種刀給武功高強、力大無窮的大將用正好,但是對普通士兵來說,就太重了,他們不可能支援太長時間的劈砍。”趙雲對這個最有發言權,他也有同感。
“要想辦法減少刀的重量才行,當然,前提是要保證殺傷力不能降低。”劉厚道。
“其實重量本身也是殺傷力的一部分。”趙雲道。
劉厚明白他的意思,用物理學的語言來解釋這叫勢能。將刀揚起來就是一個積蓄勢能的過程。揚起重刀比揚起輕刀更費力,但是相應的,積蓄的勢能也會更多,劈砍時殺傷力自然也會更大。
“關鍵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怎麼樣的重量既能保證殺傷力,又可以節省最多的體力。”
說到這裡,劉厚想到了倭刀。倭刀的原型出自唐代時的唐刀,本來就是倭人偷學我們老祖宗的東西,所以就算劉厚拿這種倭人的東西來用也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唐刀最早是沒有弧度的,在唐代末期時出現了一些帶有略微弧度的唐刀。而後在宋代前後,倭國根據我國的唐刀發展出具有獨特形狀的倭刀,而且大量出口給天朝。
可見倭國是個很善於抄襲與山寨的民族。但是同時,他們也善於將學來的技藝精益求精,甚至超越原來的老師。
所以在近現代,倭國的科技與經濟水平超越了天朝甚至一些西方國家,客觀點來說,他們雖然是個生性殘忍令人討厭的民族,但是他們的某些精神也不得不令人佩服。
言歸正傳,劉厚想起了改造刀具後,二話不說,叫人拿來紙筆開始畫畫。
劉厚小時候家裡窮,沒上過什麼興趣班,那時候學校也是應試教育,美術、音樂這些課在學校變得可有可無,所以他的畫畫得很難看。
劉厚畫的就是他印象中的倭刀,可惜,他沒有見過真正的倭刀,只是在影視作品中見過樣子,憑著這點記憶,劉厚畫出來的是倭刀似是而非。
趙雲湊前一看,太子殿下畫的刀是一把刀柄很長、刀身窄長,刀的尾部略微彎曲、刀身上還有一條溝的奇異兵器。
刀柄很長趙雲可以理解,那是為了方便雙手握刀,藤甲軍現在的劈砍動作就是雙手完成的,這樣的刀柄相信比現在的刀更好握持。
刀身中央有一條凹槽趙雲也明白,那是用來放血的血槽,很多武器都有類似的結構,可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