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覺得府裡哪個丫頭最好?”
府裡的丫頭哪個最好?李氏不知道,欣榮也不甚清楚,都看向賴大媳婦,賴大媳婦想了想,道:“要說哪個丫頭最好,我也說不上來,只覺得裡頭的大丫頭們個個都不錯,拔尖兒的必然是鴛鴦、襲人、平兒三個,別人都比不得。”
賴嬤嬤卻道:“我瞧這幾個都不如雪雁。”
婆媳母女三個各自詫異,看著她們的神色,賴嬤嬤悠悠一嘆,道:“我不過白囑咐你們幾句,今日善待她,將來自有好處。鴛鴦她們幾個的造化可比不上雪雁。”
若雪雁聽了這話,必然感慨一聲薑是老的辣,這賴嬤嬤的眼光真是絕了。
從賴大家出來回到榮國府,雪雁換了衣裳,將賴家的回禮拿給黛玉看,又將在賴家聽說的事情告訴她,黛玉本來正瞧著回禮和紫鵑說賴家果然會做人,聽到兩府裡的用度,不覺一怔,臉上沒什麼表情,只是長長嘆息一聲,道:“照這麼看,府裡出的多進的少,雖只是過一個年下,但是恐怕莊子上的出息都不夠,長此以往,必然後手不接。”
☆、第二十一章
黛玉說完,亦忍不住臉現清淚點點。
世事對於黛玉而言,殘酷之極,榮國府的事情她越是瞭解一分,情分就淡薄一分。
原著上的黛玉心知肚明卻因一無所有而自欺欺人,在這裡雪雁絕不允許如此。
紫鵑忙不迭地遞上手帕給黛玉擦眼淚,轉頭嗔怒地看著雪雁,道:“你不能好好兒地跟姑娘說話?偏說這些讓姑娘傷心的話。”
雪雁卻道:“姑娘都該明白的,若是一直自欺欺人,如何對得起老爺?”
提起別人沒什麼用處,一說到林如海,黛玉立時止住了眼淚,經過眼淚洗過的眼睛愈加晶瑩澄澈,道:“雪雁說的是,無論如何,我都不能忘記爹爹臨終前的諄諄教導和種種安排。爹爹要我好好過下去,我要聽話。”將來這裡住不得了,她就回家。
雪雁心中一酸,這女孩子一直被迫著長大。
“我看賴家的回禮倒豐厚,姑娘瞧瞧有什麼喜歡的。”雪雁乾脆的轉移話題,將放在炕上的回禮往黛玉跟前推了推,“另外,我還聽說了一個故事,講給姑娘聽可好?”
黛玉剛洗了臉,重新坐回炕上,拿起李氏回給雪雁的一對金鑲瑪瑙蜻蜓簪,往雪雁頭上比了比,不是很滿意地放回原處,道:“這些東西我都不能戴,你自己留著罷。我倒是想聽聽是什麼故事,值得你說給我聽。”
雪雁剛要開口,偏有賈母打發人來叫黛玉去上房吃晚飯。
黛玉只得起身,道:“雪雁,你等著晚上我回來後再仔細說給我聽。”只叫汀蘭和淡菊跟著她過去,讓雪雁留在家裡歇息。
雪雁滿口答應,回房收拾自己的東西。
看完賴家給她的回禮,主要是賴嬤嬤給的一套金頭面並尺頭若干,頭面包括髮釵、壓鬢簪、耳墜、鐲子和戒指五樣,極為小巧別緻;賴大媳婦給的一身小毛衣裳並尺頭蜜餞點心若干,李氏回的是一對金簪和兩匹尺頭,欣榮回的是四個金鐲子,雪雁一看就知道這是府裡打造的素面金鐲,因體面丫鬟下人都嫌棄重而俗,遂棄而不戴。
這份回禮重得有些不可思議了,當然,雪雁自己送的禮也厚。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今年是頭一回送禮,又是年禮,根本不必如此豐厚。
雪雁可沒忘記鳳姐初次見秦鍾,給的表禮不過就是一個小金錁子和一匹尺頭,尺頭便是衣料,不是成匹的,而是一匹布料上裁剪下來的。南安太妃和北靜王妃她們送給黛玉寶釵寶琴探春史湘雲幾個人的表禮也只是金玉戒指和腕香珠,那樣才是合適的表禮。
雪雁的豪氣也就這麼一回,頭一次不能讓賴家小看了,日後的三節兩壽,只需送些酒水點心尺頭和自己做的衣裳鞋襪荷包即可,不然每次都送這麼厚的禮物,賣了她都不夠。
雪雁看罷,喜滋滋地想到算上賈母給的綠寶石頭面,黛玉給的珍珠頭面,賈敏的喪禮和林如海的喪禮時置辦的兩套銀頭面,她現在有五套頭面了,餘者金珠簪環也有不少,為了女兒林如海給了她很大一筆呢,前面兩套頭面有錢都未必能買到,逢年過節佩戴出去很能壓得住場面,難怪榮國府裡的貼身丫頭打死都不想出去,這份收入真是讓人眼紅。
賈母和賴嬤嬤都是為了撐面子,所以出手很闊氣,大大便宜了雪雁,可她沒有信心再得第二次,黛玉是絲毫不在意,而且骨子裡也有點兒賈母的好面子,不能讓身邊人失了身份,所以那套珍珠頭面一出場,其珍貴直追賈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