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各捐一萬兩、而墨韻書齋也捐了三千兩。
自己人都出了近六分之一了,那麼多權貴,一共也才出了不到二十萬兩。
要是這二十多萬兩是黃金就爽了,劉遠第一次感到做生意做虧了,這賣的是自己的臉面,換來的卻是皇家的好處。
密室裡,看著滿室金銀,崔夢瑤卻絲毫提不起半分喜色,因為這二十多萬兩,與計劃需要用到的一百多萬兩實在有太大的差距,除了鋪路,還得搞綠化工程,這些都是要花銀子的,現在只有二十多萬兩,就是鋪水泥都遠遠不夠,那就更別說還要搞綠化了。
“相公,這可怎麼辦,這點銀子,用來種花養草還差不多,那缺口那麼大,現在怎麼辦?”崔夢瑤表示出了她的擔憂。
劉遠並沒有崔夢瑤那般著急,只是輕輕摸著那些名人上流捐出來的物品,一臉輕鬆地笑著說:“不急,這好戲才好好上演呢,這些錢銀不過是預熱罷了。”
為了印證自己的話,劉遠並沒有讓崔夢瑤等得太久,第二天就開始有條不素地開展他的計劃了,先是繼續在報紙上大興言論,在一百零八個坊的武候鋪處,設立捐款箱,讓長安的百姓方便捐錢,並讓武候把捐款人的名字還有金額記下來、然後託了個關係。讓市署的官員把各項各業的行會會長召集起來,讓他們回去號召行業裡的成員捐錢,而金玉世家、長安報捐銀的訊息,也第一時披露,算是一個榜樣。
長安報、金玉世家、墨韻書齋一下子捐這麼多,這讓那些商家也不好捐得太少了,一來這本是好事,二來捐得少了,只怕官家會不滿意,認為自己不配合。一時間,捐多捐少倒成了一眾商家最頭痛的事,不少商賈心裡數落那幾家捐得多的,一下子捐得這麼猛,別的捐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