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攻擊他,雖也在整治武備,但是卻已經有了懈怠之心。如此以有心而伐武備,豈有不勝之理?
三為以眾擊寡:漢王與劉武周麾下第一大將宋金剛有約,一攻李閥之老巢太原,一攻李閥之核心長安,兩廂合力,南北夾擊,等若將李閥鎖在了剪刀之下,而反觀李閥,為得北地霸權,四處征伐,四鄰不是被其攻佔就是敵人,無人相助,乃是孤軍奮戰。如此以眾擊寡,豈有不勝之理?
四為以精對殘:漢王地兵馬多是當年舊隋的禁軍,乃是天下間最精銳的戰力,漢王親自訓練的三大禁衛更是前所未有的強軍,麾下地將領如李靖、單雄信、宇文成都、獨孤雄、羅士信、秦瓊等等,各個都是一流的戰將,高手更是有宇文閥主、宋閥主、祝宗主等超一流好手;而反觀李閥,除了兵馬尚可,其他的人才皆不過是寥寥。俗語云,將乃兵之魂,再優秀地士兵,攤上一個無能的統帥也無計可施。李閥最優秀的兩員大將李世民、李孝恭皆已經死在了漢王手下,可以說再無可慮之處。如此以精對殘,豈有不勝之理?
五為以聚對散:漢王自治江南以來,百姓安居樂業,天下士民歸心,莫不真心臣服於漢王的麾下,而反觀李閥,前有兄弟相爭,後有石宗主歸順漢王,現在石宗主又先行前往了長安,必定會讓李閥的人心更散。如此以聚對散,豈有不勝之理?
有此五必勝,漢王興兵攻伐,李閥必敗無疑!”
曾進向來信奉的都是實力至上,為求萬全,用兵向來是以雄獅搏兔,蒼鷹擒雀,以雷霆萬鈞之力壓雞卵,如此雖不敢說必勝,但是失敗的可能性已經是降低到了極點了。
今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