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6部分

據他所知,建奴一向軍紀嚴明,像這種擅自脫離崗位的行為那可是要被砍頭的。可現在卻好象沒有人管,這說明,建奴的軍紀已經徹底不存。而且,聽人說建奴已經斷糧十來日,再加上又起了瘟疫,軍士死亡將近五成。也許……也許孫元就在這兩天就會發起總攻。

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間,一陣嘈雜聲傳來。

仔細聆聽,好象是有人在遠處唱戲,又是鼓兒,又是罄兒,又是笛子,又是喇叭,好生熱鬧。

“這是什麼?”阮大鋮滿心疑惑,忍不住回頭問果園。

果園是寧鄉軍火夫,揚州鎮在搞什麼名堂,或許他知道。

不過,果園好象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的樣子:“大司馬,小僧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了?”

阮大鋮:“你們寧鄉軍也養戲班子?”實際上,在這個年頭,崑曲已經開始在上層階級和市井中開始流行。

所謂崑曲,又叫崑山腔,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最早出現在元朝末年。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佈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充套件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唸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加上完美的舞臺置景,可以說在戲曲表演的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最高境界,因此,光受士大夫階層推崇,乃是日常休閒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

有明一朝,很多大名士嗜好此道,甚至親自動手作曲寫詞。

比如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嘉靖年的刑部員外郎魏良輔,還有寫出過《牡丹亭》這種名劇的進士出身的南京太常寺卿湯顯祖。

至於阮大鋮也是其中妙手,乃是如今戲劇創作界的宗師級人物。他所作的《春燈謎》、《燕子箋》、《雙金榜》、《牟尼合》、《忠孝環》、《桃花笑》、《井中盟》、《獅子賺》、《賜恩環》、《老門生》等十幾本傳奇劇更是在東南舞臺上的必唱曲目。

所以,一聽到樂聲,阮尚書立即來了精神。

果園:“沒有啊,軍中為了鼓舞士氣,還有……對了,侯爺說要豐富軍隊的文娛生活,以前也請過戲班子和說書先生進軍營勞軍的。可侯爺說,像這種活動搞一搞還是可以的,可若是養在軍中卻是不妥,畢竟請戲子來場一次戲才多少銀子,若是常年養著實在浪費,有那錢還不如給士兵加個菜。而且,養戲子每月都要給月份,有些大牌的要價又高。士卒們提著腦袋在沙場上殺敵,每月才多少軍餉。人家唱一支曲兒就能大把拿錢,太傷士氣。”

他的話雖然說得有理,問題是阮大鋮聽了感覺分外刺耳。明朝實行的是嚴格的戶籍制度,百姓按照職業被分為不同的等級。首先是士,也就是讀書人和官員和農。工匠和商人則等而次之。所謂,士農工傷商。再下面就是士兵,也就軍戶。再下面就是帛隸和娼優。

優就是唱戲的戲子,其地位甚至還低過妓女,乃是下九流中的下九流。

自己寫了那麼的劇本,對於優伶,還是比較同情的。

等是忍不住低哼了一聲:“走,看看去。”

當下,也不管其他人,騎了馬尋了方向而去。

1184。第1184章 果園的戰地札記之二

我叫果園,山東濟寧人……其實也不對。我俗家名字叫狗剩,黃狗剩。在寧鄉軍中的名字,或者說法號叫果緣。

我現在是個火夫,給阮大鋮阮尚書做飯。實際上,在之前我在寧鄉軍中也是一個火夫。

小僧養了一群雞,在阮大人那裡的好飯好菜的餵養下,雞們長得好肥。心中也是著急起來,究竟什麼時候打啊,究竟什麼時候才能回部隊,雞都長大了,弟兄們不吃我做的飯是沒辦法打仗的。

阿彌陀佛,小衲此刻只想著早些回部隊去,真急人。

後來我還是回到老部隊了,不過,卻是同阮尚書一起過來的。

阮大鋮在名義上總督天下兵馬,即便是暫代,但如果江北各鎮軍要對建奴發起大規模的進攻,還是要知會他一聲表示尊重的。因此,我就隨阮大人一道來到了最前頭,也見著了部隊中的老兄弟。阮大人剛到揚州前線的時候,對於寧鄉軍的罐頭食品就如同任何一個第一次吃到這種軍糧的人一樣甘之若飴,但吃上一段時間,別說吃,就算是聞一聞就想著嘔。阮尚書如今是須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