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之類關於民生之類的小規模生產都在太行山革命根據地內湧現出來,消費標準幾乎極其低廉,儘可能的轉化每一分有限的資源,維持整個社會主義大家庭的生存。
太行山的山多,石頭更多,搭建房子材料倒不缺乏,二營的營區設在離團部不遠的一處山溝裡,為了不和其他營搶佔地勢平緩的臺地,二營選擇一處地勢稍緩的小丘陵,買了開山的工具,奔著滿山的石頭就可勁的輪開了。
最最苦惱的就是李衛,武林高手不上陣殺敵就已經很令人偷笑了,更何況抗大機械系本科生客串開山機器就更令人鬱悶。
二狗子營長說得好:“武林高手是吧,開碑手應該會吧,啥?不會?!一掌能拍裂石頭總辦得到吧,對了,只要能砸開石頭就成,老老實實的跟教導員到採石第一線,哪裡碰到難啃的石頭就你上,別給我找藉口,營裡能用的工具不多,就指望著你這樣的能物盡其用,誰叫營裡沒炸藥呢。”
人是肉長的,咋能跟硬梆梆的石頭過不去呢,李衛自認為碎碎小石頭還成,但遇到巨大的青鋼岩石,翻了翻白眼,沒戲!高手沒錯,但他卻不是神仙,這二營長的聯想力實在太令人五體投地。
還是範國文腦筋急轉彎想了個好主意,堆滿了柴草放火燒石頭,待燒得透了,然後把水澆上去,只見石頭由高熱受低溫一激,立刻噼叭直爆碎裂開來,大塊的岩石碎成小塊,小塊的則更加碎了,曾在美國時,範國文家裡新開荒的一塊大農場就經常會用到這種方法。
李衛只拍腦袋自己咋就沒想到,現代人可是沒那麼奢侈到砍伐綠化來燒石頭玩,也不難怪他一起想不到。
這種方法果然省了不少力氣,二營的進度快了很多,五六天的功夫就整出一大塊平地同來,拼湊出石料搭起一排排營房,透過用石料摻草木灰和泥土,加上經過粗加工的大塊石料,粘合夯實成一堵堵能夠抵擋嚴寒的營房,出身多是農村的戰士對於暫時轉成工程兵搞建築並不手生,方方正正的屋子,上樑,架椽子,鋪瓦和起炕等工作,在軍隊本身具備的高度組織性和紀律性的協調下,僅一個月的功夫,房子的問題全被解決了,甚至在部隊的協助下,在分流難民的各個村子裡都建起了新房,可以安置更多的難民。
第五卷 第二百三十八節
被剃平一半小丘整理出一大塊平地,二營的營區是超額完成任務,經過一翻修整,理出來的平地幾乎可以供一個團使用都有餘,為避免日軍轟炸機給一鍋端,各營都保持一定的間距,二營佔著這麼大的地皮也只是稍許有些奢侈罷了。
二營近兩百來號人齊心協力之下蓋起的左右各三排大屋,中間是營部堂屋,比以前借住村裡群眾的泥牆草房要寬敞多了,牆上刷過石灰後比地主家的大宅都不差,每排大屋都連到一條半封閉式的長廊連到營部堂屋,每排屋子都有五間互相連通的房間,每一個班正好分到一間,哪怕是颳風雨雪天氣,戰士們也可以隨意到任何一個屋子裡去串門,士兵宿舍內石板砌起來的大炕,足以讓每一個士兵在炕上盡情伸展著身體,再以不用像以前那樣擠白菜幫子似的變著法兒的擠炕頭,專用的營部和炊事房也可以獨立出來專屋專用,新打的灶臺也不用擔心煙熏火燎。
“這狗日的才算是生活。”各連的連長和指導員們喜滋滋地摸著新砌起來的炕頭。
有了新居,戰士們的自立更生的勁頭更足了,砍了樹木,鋸成木料打成傢俱,長條的長桌,板凳,方桌和炕桌,尋來了藤條編成藤器,營裡計程車兵本來就來自於各行各業,找幾個專精的兵領個頭,把營房裡的傢什一一搞定,營區慢慢地開始有個像家的樣子。
一九四一年的元旦是在皚皚一片大雪中度過來,別看外面尺許厚的積雪和漫天飛舞的雪花,而在營區的新屋內卻是燃起了炭火,鋪滿了乾草的炕頭上暖烘烘的,六排大屋一幢主屋互相依靠擋住寒風吹襲,伙房內是煮起了大鍋的熱湯給戰士們暖身子。
有了安穩地生活環境,秋季反掃蕩後二營的傷員們健康都得到了充分的恢復,傷兵滿營的現像正在一天天消失。
大雪覆蓋了整個太行山。給部隊和群眾們的生活上帶來了一定困難,但是也同樣給根據地的人們較為充足的休養生息時間,不必再完全圍繞戰爭而忙碌,可以完全投入到生產和建設的準備過程中,為提高著自己地生活而努力。
雪停後,為了消化從南方湧入的難民,根據地的民政部門又開始為這些難民提供耕種的土地和就業機會,當然少不得勞駕部隊的戰士們。這會兒軍政未分,能夠大規模發動的公務人員也就只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