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二章 撕裂

這一切,還要從一百三十多年前說起……

當時趙光義毒死二哥趙匡胤,弒君篡位,以大量官位收買人心穩定朝局後,便立即迫不及待親率八十萬大軍欲平滅北漢,進而北伐收復燕雲,從而在軍功上超過哥哥趙匡胤,以此在軍中樹立威望,穩固政權。

然而太原城作為大唐的北京(唐西京長安,東都洛陽,北京太原),被修建的異常高大堅固,趙光義三個多月不分晝夜連續攻城死傷不下三十萬人,卻依然無法撼動太原堅城。

到最後還是把太原城的外圍全部攻下,又擊退了遼國的援兵,太原城孤城難守,彈盡糧絕,北漢皇帝這才出城投降。

至此北漢滅亡,五代十國最後一個分裂的小王朝被消滅了,再次形式上一統全國,趙光義也算是有功。

但出於各種原因,一是晉陽(太原)城太過堅固,易守難攻,宋軍強攻晉陽結果損兵折將,損失慘重,因此趙光義決定徹底毀掉太原城以消心頭之恨。

再有就是太原號稱龍城,李唐就是從晉陽起兵奪取天下,五代時前晉,後唐等政權又都是據晉陽爭奪天下或者抗衡中原王朝;且道教認為宋地屬於“商星分野”,而太原則是“參星分野”,自古參商不相見,一旦中原政權衰弱,太原將最先叛亂。

因此趙光義決定平毀太原城,先是讓居民遷往汾水東的新城……不等百姓全部出城(故土難離肯定有人不願意搬),趙光義就下令放火,“萬炬皆發,宮寺民舍,一日俱盡”,“盡焚其廬舍,民老幼趨城門不及,焚死者甚眾”。

這還不算完,第二年宋軍又封堵汾水、晉祠水,灌入太原。古太原城經此火燒、水灌,變為一片廢墟。往日被譽為“錦繡太原城”,並已逾千年的大都會便不復存在了。

更重要的是,晉人的祖墳還有宗祠也在這場浩劫中毀於一旦。

這矛盾就就上升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以前雖然華夏內戰不少,但都是為了爭正朔,為了華夏一統,雖然戰爭死傷難免,但在打贏了還這麼搞的卻從來沒過。

晉人的親人死於宋氏王朝,祖宗之地祖宗之產業也被一把火燒盡後再放洪水摧毀,讓他們連重修的機會都沒有。

中國人最重鄉情,最敬祖先,毀人祖宗之地,毀人祖墳和祖宗宗祠,這仇恨就不共戴天了。

從此這些晉人的後代,還有祖宗之地在太原的北方漢人,就跟趙宋王朝不共戴天了,這也是為什麼宋朝始終拿不下燕雲十六州,打不過遼國,甚至最後還被北方漢人滅了國,亡了族的一個最重要原因。

這個時代的人,其實沒有太多國家的觀念,更多的是宗族觀念,因為趙光義做的這件事,這些人北方的漢人,特別是晉人的後代,始終不認同趙宋王朝的合法地位,恨不得老趙家全部死光光,哪怕是給異族人做走狗也在所不惜。

這也是為什麼不管遼國,還是女真,還是蒙古都有大量漢臣漢將漢兵,而且這些北方漢人打起宋朝來還特別賣力的重要原因。

都說是蒙古滅亡了南宋,可是有誰知道,滅南宋的主力,不管是襄陽大戰,還是崖山海戰,都是北方漢人的軍隊!

其實稍微瞭解點歷史,仔細想想就能明白,燕趙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人人尚武,自古都是吊打胡虜專業戶,真要反抗,怎麼可能讓這麼一點女真人就佔據整個華北地區呢?

漢唐時期就不說了,就說唐末五代時期,軍閥割據,混戰不休,但前晉,後唐,後漢等政權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抵擋住北方胡虜入侵。

五代初契丹耶律阿保機兩次三十萬大軍南下結果都是大敗而歸,損失慘重,從此幾十年內胡馬不敢南下。

再後來靠著先後石敬瑭拱手相送燕雲十六州當了兒皇帝;杜重威效仿石敬瑭賣國求榮也想當兒皇帝,率二十萬大軍投降契丹,結果讓契丹不費吹灰之力攻破汴梁,滅亡後晉。

耶律德光在汴梁皇宮中即位,打算長久佔據,做中原的皇帝,當時的情況可遠比北宋被女真滅亡時更加險惡十倍(後晉短命王朝,缺乏底蘊,當時的契丹也遠比剛興起沒兩年的金國要強大得多)。

可遼國(佔據汴梁後才改的國號),最後卻只能狼狽萬分的退出中原,連他們的酋長耶律德光也因為起義軍的不斷襲擾憂懼不已,暴斃於殺胡林,還被做成了帝羓(臘肉乾屍)。

而金國卻可以慢悠悠的押著徽欽二帝,以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還有無數的財寶,物資,書籍等返回北地,之後還長久的佔據了中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