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陶馬上把手舉起來。和他同時舉手的還有另一個同學。王老師對那個同學說:“你不用舉手,你們家是逃亡地主,是押送回鄉的。”
那個同學於是灰溜溜地把手放下,只有小陶驕傲地把手舉過了頭頂。
學校還專門為即將下放的同學開了歡送大會。小陶和另外十幾個要下放的學生被安排在主席臺上。他們坐成一排,胸前戴著碗口大的大紅花,學校贈送給他們每人一套毛選四卷,上面紮了紅綢子。他們手捧毛選四卷,俯瞰著臺下的全體師生。在這種場合下,鑼鼓、標語和口號自然是少不了的。那天小陶激動得臉都紅了。
從此,小陶就不用再上學了,不用再去學校。老陶和蘇群也都被解放了,從幹校回到家裡。他們所在的單位也分別開了歡送大會,戴了大紅花、發了毛選四卷。老陶家一共得到三套毛選,其中的一套是小陶拿回家的。
小陶(5)
他們即將出發到農村去,最激動的當然是小陶。他逢人就說:“我們家要下放了,到洪澤湖去,去吃魚!”一面說一面比劃。
難道小陶長這麼大沒吃過魚嗎?當然不是。也許剛出生的時候吃得比較少,後來就不一樣了。但這不是一般的魚,而是洪澤湖的魚。洪澤湖的魚就不一樣了?因為那是洪澤湖的魚。再問下去,小陶就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但他心裡清楚,這不一樣肯定是存在的。
小陶出生在南京,幾乎沒有見過農村。很小的時候(大約三歲不到),一次老陶蘇群帶他去郊區。那時,南京長江大橋還沒有建成,他們是坐渡輪過江的。在江北的岸邊,小陶第一次看見了綠色的莊稼,還有一頭大水牛。由於他的年紀過於幼小,有關農村的印象十分模糊。
後來,大橋剛剛建成通車後,老陶和蘇群又帶著小陶,準備橫跨大橋到長江對岸去。可走到一半,小陶要大便,長江大橋上沒有廁所。小陶拉了拉蘇群的衣角,怯生生地說:“它要出來了。”它,就是指那泡大便。於是老陶夾著小陶,返身向引橋的方向飛奔而去找廁所。
小陶看農村的願望終於未遂。他只是看見了剛剛建成的披紅掛綠的大橋,此外還多了一個外號,叫“出來了”,是老陶給他起的。
一年多以後,小陶又來到了大橋上。不同的是,這次他坐在裝飾著綵帶花朵的大客車上。這樣的車,前後都有很多輛。小陶又看見了令他興奮不已的紅綠顏色,聽見了震耳欲聾的鑼鼓聲響。歡送他們的隊伍很長,因而車行緩慢。小陶並沒有陶醉在這熱烈的氣氛中,車行至此,他不禁想起了那件丟人的事。“出來了,出來了。”小陶想,覺得那長長的車隊就像是一截長屎,終於從南京城裡出來了。
5
他們吃飯的時候,有很多人圍觀。房子裡黑乎乎的,只是小方桌上有一盞墨水瓶做的油燈。油燈如豆,照著前面的四隻菜碗。小陶坐在床沿上,靠著一堆被子。後來那被子動了起來,並伴隨著一陣咳嗽,他這才知道被子裡躺著一個人。那人在被子下面調節了一下屈腿的姿勢,以便讓小陶靠得舒服一些。
從村上人的口中得知,那人是呂素英的丈夫,也姓餘,有字輩,得了老胃病,已經臥床不起十幾年了。十幾年來,他就這麼一直躺著,似乎專門在等小陶的到來,然後屈起腿,讓他靠著吃飯。小陶很想看清他的臉,但身後的床上黑乎乎的一片,最後小陶還是沒有看清。
這時桌下冒出一隻狗頭,由於黑暗,小陶看不清它的毛色。探進燈光裡的狗頭黑白相間,白多黑少,就像一個人的臉上長了一塊大胎記。小陶伸手摸了摸狗頭,感覺到上面的狗毛又密又厚,還有點溼。狗眼乞求地望著小陶。雖然它的頭和桌面平齊,菜碗就在它的嘴邊,但沒得到允許狗還是不敢不把嘴伸進菜碗裡。
看來這是一隻很乖的狗,在小陶的腿邊蹭來蹭去的。後者從菜碗裡搛了一塊黑乎乎的東西,大約是肉,扔在桌下,那狗便吧唧吧唧地吃起來。圍觀的三餘人不禁發出一陣唏噓。
小陶問:“它叫什麼名字?”
十幾個人幾乎一條聲地說:“狗,狗,它叫狗!”
他們的聲音中含有明顯的不滿。在他們看來,狗是不應該吃肉的。
由於小陶的緣故,那狗平生第一次吃到了人吃的豬肉,而且還是煮熟的,經過了精心烹調。當它第二次抬起頭來,乞求地望著小陶,後者正準備搛第二塊肉的時候,周圍發出一片叫喊:“把給我吃吃!把給我吃吃!”
小陶(6)
叫喊的自然是孩子。大人嘴饞,但還不至於如此不顧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