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已經被錯過了,縱然對方現在不拒自己於千里之外,前途也完了。李平山到了現在也不想放棄那前途!
你可以說李平山財迷心竅,官迷心竅,但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趙先生,李平山給您賠罪來了。望趙先生看在李某人這些日子裡對您畢恭畢敬的份兒上,給在下指點一條明路。”李平山對秦軍特使的禮物只是一張紙,一張華夏銀行一百萬華元的存單。
“哈哈,李大人說的哪裡話。小弟這裡有一封信,是張將軍寫給您的親筆信,這請李大人過目。”
一百萬華元是有成果的。那特使微微一笑,從懷裡拿出了一封信。
“看完了信,李大人就明白我家將軍的意思了。”
第五百三十章朕還需要主動的去體諒彼等嗎?
“內蒙有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只有二十七旗願意歸順,十一旗願意服從朝廷的一切決定?”
“回皇上,願意服從中樞一切之決策者,皆漢地沿邊之蒙古。其餘之輩,尚在妄想我天朝天兵鞭長莫及,觸之不到。是以敢抗命不尊!不過其餘二十二旗也並非皆支援滿清。而是不見我皇對蒙之善舉,心存猶豫,不敢擅動。”
“難道朕還需要主動的去體諒彼等之輩嗎?”劉暹看著座下的一幫群臣,臉上流露著不屑。
魏明已經將漢中騎兵擴大到一師一團一營,總數超過一萬四千人,戰馬超過三萬匹。劉暹向青海蒙藏傳下了募兵詔書,據漢中回報,當年隨著他西進新疆,然後在撤軍的時候回到青海的老兵可是到了很多個,再加上這些人帶來的晚輩和親友,以及因為他們而鼓動起來的蒙藏子弟,新兵營裡的蒙藏騎兵已經超過了五千騎,並且絕大多數人都是自帶了戰馬,有的還帶了不止一匹。
如此就是接近兩萬騎兵了。再加上陝西、甘肅投降的多軍,也就是曹克忠、陶茂林、雷正婠等人手下的騎兵,總兵力不會少於兩萬五千騎。
這股軍力,這兩萬五千全副現代騎兵裝備的武力,掃蕩人口總數只有五六十萬內蒙古六盟,甚至掃蕩總人口也不超過一百萬人的內外蒙古,會有多少壓力嗎?
如今的蒙古早就腐朽了。
凡有兄弟八人者,七人須當喇嘛;兄弟五人者,四人須當喇嘛;僅有一人可為娶妻生子的平民。當喇嘛者有紅黃緞子穿。又可坐享優厚的俸祿。
滿清在嘉慶年間也正式頒佈了禁止蒙古喇嘛娶親的命令。如今的內外蒙古,真心是一旗王公手下比不得內地一鄉鎮人多。
劉暹不想跟蒙古扯皮太多。諸多的王公貴族他看了都頭暈。也沒收編的想法。反正有了聽話的十一旗,豎牌坊已經夠用了。剩下的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而且劉暹也不認為廣大的蒙古平民會為他們的王公拼死效命。蒙古王公又不是他們信封的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活佛。就是原時空歷史上搞**立的那位大蒙古皇帝,現在才十歲大。他懂個屁!也沒什麼真正地實權。
劉暹只要不廢他的活佛位置,只要不殺了這個十歲大的小不點,整個蒙古的平民根本湧動不起來。
要知道在二十年前,也就是太平天國運動激烈的時候,蒙古的百姓可也掀起了一場聲勢不小的反清和反旗王的抗爭的。首先是內蒙古的伊克昭盟的烏審旗,這裡爆發了由底層牧民丕勒傑等領導的“獨貴龍”運動,或作是“多歸輪”,蒙古語為“環形”、“圈子”之意。參加“獨貴龍”的人。開會時按環形席地而坐,發表檔案簽名時也依次將名字排成一個圓圈,因以得名。反抗蒙古王公的苛捐雜稅和兵差徭役。那時候正是僧格林沁風頭勁盛的時候。同時內蒙古東部有白凌阿領導的義州﹑朝陽起義。
白凌阿貧苦出身,父母早逝,又無近親扶持,自小受盡了生活的磨難。咸豐八年,白凌阿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毅然參加了王羅啟領導的漢族農民起義軍,他率領二百多名蒙古族人。先後在卓索圖盟的部分地區,奉天省的邊界地帶,山海關內外,多次打擊清軍。
咸豐十年。白凌阿率領起義軍三百多人,到義州和那裡當地抗交公糧的人匯合起來,組成了一支五百多人的隊伍。一舉攻佔了義州城。清政府對此事非常震驚,急忙命令盛京將軍派兵鎮壓起義部隊。義軍部隊鼎盛時候發展到了三、四千人。一直鬧到同治五年。武裝起義的**才被鎮壓下去。白凌阿也在同治七年戰死,然後餘波又氾濫了年餘。都接近1870年了方才徹底泯滅。
劉暹可不認為一場起義就能讓蒙古王公增長記性。相反,這種起義之後只會讓蒙古王公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