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
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
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歌聲剛落,第二首軍歌即起。廣場外,觀閱的數以萬計的百姓被這一曲曲催發精神的歌曲,激勵的昂情振奮。呼嘯聲,歡呼聲蕩掣九霄。
“轟轟轟——”九十九門禮炮齊鳴九響,震耳欲聾的炮聲使原來渲染的**廣場變的安靜下來,炮聲中帶有的威嚴肅穆之氣撲面而來。
禮炮聲後,總參謀部部長,陸軍上將軍齊大林宣佈詔書:“閱兵開始!”
黃鐘大呂聲立即響起。
伴隨著滾滾如雷的炮聲,三隊儀仗兵首先掣旗而出。第一隊,正當中一名掣旗手雙手向前傾舉著新秦帝國國旗——五星紅旗!
身後兩名護旗手,一著陸軍禮服,一著海軍禮服。
國旗過後,分別為陸軍軍旗和海軍軍旗,陸軍軍旗還是當年的赤色紅旗,海軍軍旗則已經演變成了另一幅模樣,赤色軍旗下方鑲嵌著三藍兩白五道細帶,掣旗手後更有兩名著本軍種軍禮服之儀仗兵護衛。
第五百九十八章赫赫華夏歌
劉暹很激動。這是新秦新的國旗——五星紅旗第一次登臺亮相。
就是在去年,第八建設兵團的一隊勞工在和田地區一處尼雅遺址的古墓中發現了大批華麗的織錦。
該織錦來自漢代,出自蜀地。是中國千百年來絲織精品的代表蜀錦!其色彩之斑斕,織工之精細,實為罕見。更有其中一塊織錦護膊,尤為光輝燦爛、耀人眼目,青底白色上赫然織就八個漢隸文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令世人震驚,被皇室收為國寶,影響廣泛。
劉暹也趁機更換了國旗,改赤色紅旗為五星紅旗,前者專門作為陸軍軍旗。
實在是太‘幸運’不過了。劉暹姓劉,當初建立國號時,很多重臣大將都傾向於‘漢’!劉暹是怕太狹隘了,所以否了去。
而“五星出東方利中國”一語最早可見於《史記。天官書》“五星分天之中,積於東方,中國利;積於西方,外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於一舍,其所舍之國可以法致天下。”
在中國古代,五大行星的星佔最為重要。“察變之動,莫著於五星”,因此五大行星星佔關涉的均為軍國大事。按照中國古代星相學和陰陽家的說法,歲星、熒惑星、填星、太白星和辰星五星,如果同時出現在東方天空中,則對中原王朝有利。恰恰在漢元年(前202年)時,此五星同時出現於東方井宿中。被認為是漢朝興起的祥瑞跡象。
現在這個‘祥瑞’應在了劉暹頭上,若不順勢利導一下,劉暹都覺得不好意思。他廢這麼大的勁。雖然不單單隻為了改換一個國旗,但這也是他的目的之一不是?
在他的前世——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這‘典故’不要太有名了。這祥瑞的含金量實際上是很低廉的。劉暹就知道和田那地兒有著塊讓人心醉的寶貝在。
國歌在三隊儀仗兵透過**城樓的那一刻響起。
“赫赫華夏立東方,人文初祖數炎黃,三皇五帝遺厚德,夏商兩週拓土疆。
祖龍一統文軌同,漢武奮烈四邊空。魏晉風流今猶在,大唐氣魄尚未終。
倉頡落筆鬼神哭,蔡侯造紙天地動。孔孟老莊墨韓孫,百家爭鳴百花紅。
有屈子涉江,有蘇武牧羊,為飛將軍箭。為嶽武穆槍。
汗青留丹太史筆。精忠為國放翁詩,太白醉狂成劍氣,東坡豪唱隨大江。
曾隨定遠入虎穴,曾與散朝滅敵國,犯我雖遠亦必誅,豈容宵小做歌舞。
五嶽接天何其高,三江連海何其廣,絲路花雨通絕域。茶道銅鈴動蠻荒。
五千載日月,八萬裡家鄉。倚天有長劍,衛國當自強。
我輩青年郎,立志乘少壯,勿學痴兒女,老大空惆悵。”
【聖者晨雷大才】
《赫赫華夏歌》!
奏樂一起,上至劉暹,下到觀眾中的一員,全都肅穆而立,和聲而唱。
或許這首歌的歌詞對於文人雅士而言太過直白了。但劉暹喜歡!
並且《赫赫華夏歌》也以自身直白、大氣的魅力,在民間傳播飛快,得到了極大的支援。
三隊依仗兵過去後,就是三十六個步兵方陣中的第一個亮相者——帝國禁衛師。有當代御林軍之稱的禁衛師,為此次大閱兵,在隊伍裡特意精挑細選了五百名官兵和兩名營級正副指揮官,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