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等到日後起兵的時候,再一徵召,那就是數萬虎賁!最後是從柳州到欽州的電線鋪架……
在中國電報是早就有了。英國、俄羅斯、丹麥敷設的香港至上海、長崎至上海的水線,全長2237海里。丹麥大北電報公司更是不經清政府允許,秘密從海上將海纜引入了中國內陸。並且溝通了天津到上海的線路。但是這些電報局完全掌控在外國人的手中,中國人自己承辦的電報局,那是一個也沒有。
今年是中國電報發展史上一個里程碑式的年份,就在劉暹與法國人大戰越南的時候,法國駐華公使館人員威基傑參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選了常用漢字6800多個,編成了第一部漢字電碼本,名為《電報新書》。後由我國的鄭觀應將其改編成為《中國電報新編》。這是中國最早的漢字電碼本。同時間,華僑商人王承榮從法國回國後,與福州的王斌研製出我國第一臺電報機,並呈請政府自辦電報,清政府自然是毫不例外的拒不採納。
滿清當局不採納,可不意味著秦軍不採納。雖然那個時候劉暹還在越南,根本不可能第一時間處理此事,可範德榜這個秦軍大管家也不是吃白飯的。當即命令北京站人員接觸二王,請他們到柳州來,然後一切就都不成問題了。至於北京當局不讓鋪架電線,劉暹置之不理。他連欽南鋼鐵廠到港口的那條几十里長鐵路都敢自行鋪設,架幾條電線還能讓他戰戰兢兢不成?
劉暹眼下是風頭鼎盛,對法大勝讓先前的一切麻煩都成了過去式。北京不僅不會再由‘請辦鐵路’來找他的茬兒,還不得不封他一個‘南洋提督’的名頭,讓劉暹日後可證明言順的總理南洋軍事。廣東的水陸兩提督都因此成了他的下屬。剛出生不久兒子,都得了一個一等男的名爵。可以說,只要劉暹現在不起兵造反,他想幹什麼事兒,北京乃至兩廣的大佬們都會睜隻眼閉隻眼的。
修鐵路?架電線?擱在別人身上是大禍事。擱在他身上,天空飄下五個字,那都不是事啊……
……
離柳州府城二十幾裡的真寧鎮是廣西大地上普普通通的一個農業鎮。這裡沒有礦產,也沒有便利的水路可通商,有的只是還算肥沃的農田。這裡的百姓世世代代就在一畝畝的水田中耗盡了自己的人生。
因為遠離金田一帶,加上本來日子還過得去,太平軍興起來的二十年,真寧鎮雖然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但真心不大。這裡的地主、士紳還依舊擁有絕對的權力,宗族還繼續是百姓們的天。百姓還是如自己的祖父輩們一樣,從生活環境到生存資料,都沒什麼大變化。
梁平就是真寧鎮的一個普通百姓,梁平有四個孩子,兩男兩女,家裡有兩畝水地,再租了鎮東梁家的五畝地。每年打的糧食剛夠全家吃飯。
梁平就像這麼平平窩窩的過一輩子,他沒大的志願,只盼著兒子長大結婚了,給自己生孫子,梁家就這麼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但是從去年開始,梁平的平窩日子變了。
鎮東梁家把田租從五成五變成了五成了。本來梁平是鎮東梁家的同宗,田租就少著五分呢,現在又減五分,那就是對半了。
五畝田,一年兩熟,能打二十多擔米糧,五分就是一擔多的糧食,省這點就差不多是一個人的口糧了。
梁平把宗家當成了大善人。心裡盤算著,自家日後的日子會過的更寬鬆。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一波跟著一波到來,今年鎮東梁家又主動多租給了梁平三畝地。他一家能種的水田達到了十畝。這不由得讓梁平高興到極點,可是又讓梁平覺得很不自在。憑什麼自己就突然多租種了三畝地呢?這可不是小事。對於梁平這種人家,能不能多種幾畝租田,關乎的一個家庭的生計和命運!
往日因為租田的事,吵架打架,頭破血流的,都是平常。
梁平知道自己得到了這樣的好處,肯定有人就要少了土地。這事是明擺著的,少了地的人家自然要過的艱難。
梁平是個心善的人,都是一個鎮的鄉親,這種事情出來了,他心裡猛地有點虧欠生出來,有點怕見人。所以看見周邊鄰居、鄉親的時候,梁平就覺得心裡面有些發怯。這樣時間過了一個多月,梁平也知道是那幾家的租田被宗家給剝了,可他卻慢慢發現,那幾家被收了租田的鄉親,日子過的似乎更寬綽了,而不是艱難的無以為繼!再一打聽,梁平才曉得,原來那幾家的當家的跟青壯,都去府城做工去了。幹活的工錢每月都帶回來,比種地強多了!梁平心中的怯意這才消散去,卻又發現自己心裡生起一種古怪的,說不清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