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三人的娘這副萬事不管的樣子,村子裡的人也見慣了,大家也當她不存在。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女人向來不幹活,家裡家外的事情一點兒也不幹。醜姑三歲就開始學著帶弟弟,洗衣煮飯了。家裡還全靠姜奶奶幫襯,就是醜姑也靠她幫著教養長大的。
吳獵戶出門去打獵,往往一去就得好幾天,這時候他都會請姜奶奶來家裡照應。而報酬就是每次回來會分點獵物給姜奶奶。這也是醜姑從腦子裡翻找出來的記憶。
這兩天為了搞清楚自己的處境,她仔仔細細的回憶了一下,幸好原身的記憶力很不錯。大大小小的事情,她都記得,總算讓她搞明白了很多事情。比如,姜奶奶家的事情,姜吳村的一些事情。自己家裡又是怎麼回事?
那孩子,就連村子裡孩子不和她玩,每次見到她總嫌她醜,最喜歡罵她的吳家姐妹與姜家姑侄,她都記得一清二楚呢。當然了,醜姑也知道村子裡婦人們其實都很嫉妒她孃的,背地裡也說過不少閒話,甚至有人認為她娘是給她爹拐回來的大戶人家的小姐。
姜奶奶是個老寡婦,年青時死了男人,自己一個人拉扯大了唯一的兒子,好不容易兒子娶了親,連著給她生下了一個孫女一個孫子。人人都以為姜奶奶的苦日子捱到頭了。哪裡想到,那年夏天,連著下了好多天的雨,河水漲得高,流得極快。兒子一家四口與一眾村民們去趕集,走在橋上,橋突然塌了,她的兒子媳婦全被捲走了,連個屍首都沒找到。
村子裡不止他們一家有人被捲走。當時要不是吳獵戶走到這裡來,幫著救人,只怕村子裡死的人還更多呢。而姜奶奶六歲大的孫女兒與三歲大的孫子就是吳獵戶救下來的。當時,吳獵戶連大帶小的,還救了好幾個人。
為此,村長與村民們都願意留下吳獵戶,讓他們夫妻倆在村子裡落了腳,成了姜吳村的一員。姜吳村,一半人口姓吳,一半人口姓姜。姜吳村依河而居,有處河面變窄了很多,大家就在這裡搭了一座橋,出村必經這座橋,當時塌的就是這座橋,後來大家重新修了橋,還修得格外結實,就是怕再塌。過了橋,走一截路就到了寧家村。寧家村比姜吳村要富裕一點點。因為出去更加方便一些。
吳獵戶也沒什麼銀子,就是一頭驢子馱著他的媳婦兒帶一些日常行李,就是他的全部家當。村子裡給了他們一塊宅基地,就是村子最外圍靠近大山的這一頭,是塊貧瘠的荒草地,因滿是石塊,也無法種什麼東西,就憑它荒著那邊,無人理睬。
這塊地倒是不小,足有兩畝大小,在村民們的幫襯下,蓋起了房子,吳獵戶就成了村子裡的一員。只是,他們的家,離最近的姜奶奶家,也足足有一里多地遠。
為何大家都不往這邊來呢。原因有兩點,一點是靠水遠,吃水用水不方便,得去姜奶奶屋後頭挑水吃呢。
吳家這邊也不是完全沒有水,門前時而有山上的溪水流下來,形成了一個小水溏,但很小,象個蓄水池子,旱季時會幹掉。水潭沒水時,他們就上姜奶奶屋後頭去挑水,有水時,就在這裡用水了。
水溏雖然小,光他們一家人用,多半時候還是夠用的。這些年,吳獵戶不停的把這小水溏擴大一點兒,近兩年來,他們幾乎就直接在這邊用水了。這是山上來的水,清澈的很,水還帶點甜味,反倒比河水要好呢。就是洗大件的衣裳被子類的還是得去河邊。
二是這頭靠近山了,大家都不敢往這邊來。雖然近處都是些石頭小山,山上大部分是石頭,植被並不多,沒什麼危險。石頭縫裡的泥土間,這裡一簇那裡一簇的長著一些歪歪扭扭的小樹,又或者茅草荊棘等野生花草樹木,把這石頭山點綴得有點兒綠色。就是打柴,都沒有人看得上。過了這些小石頭山,再往裡走,就是大山區了。更加沒有人敢去。所以,倒是便宜了吳獵戶一家,佔了這麼大一塊地方。
因為離村民們遠,大家又都忙,吳獵戶的媳婦又不出門,吳獵戶自己也忙得沒有空閒時間與村子裡人閒話談笑。所以吳家在村子裡也算是個異類了,交好的人家很少。就是當初吳獵戶救過的幾戶人家,也慢慢與他關係淡了。關係最好的姜奶奶家,也是因為互相有幫助,來往的多,才有了感情的。說起來,吳家在姜吳村,是個很奇特的存在。
姜吳村人口不少,日子過得也不怎麼樣。但是總算是大家都能混個大半飽,日子還過得下去。
姜吳村的人,全靠種田為生,各家都有兩三畝良田,並幾畝薄田。只是薄田東一塊,西一塊的,基本上是自己開荒開出來的,不能夠正經糧食,所以大家雜七雜八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