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8章 他們的爭執從未開始

拜託之事只此一樁,其餘並沒有什麼。

而青玄本身不缺少功德,加上后土也有足夠的力量介入輪迴,但他似乎並不想特別安排什麼,而是選擇聽憑自流。

清虛搖頭表示:“無需如此。

目前她不過是一道靈光,連完整的靈智都沒有,甚至缺乏明確的自我意識。

看看她的命運如何吧。”

實際上,能夠藉助輪迴之力完成靈智誕生的最後一關已經是非常大的造化。

而剩餘的機會就要看各位道友的誠心了。

無論怎樣,在清虛看來,真正誕生靈智的葫蘆藤將是一個全新的存在,不需要刻意捨棄或保留任何東西。

過去的一切,不過是本能而已,稱不上記憶。

等它日後歸來明悟自我,並不需要人為干涉其根器和資質的好壞,因為這一切自然形成才合天道規矩。

最後,葫蘆藤轉世後的貧富狀況並不是壞事,清虛認為最重要的是藉由輪迴過程開啟靈智,而非轉世本身的身份背景。

停留一段時間後,兩人最終離開。

離去時,清虛輕輕點了點葫蘆藤的靈光,與之相關的每個葫蘆也有所反應,引起它們持有者的感知。

想到還沒給這位

**

取個道號,清虛不由得感嘆:“算了,道號隨便取吧,免得日後不滿意埋怨為師。

這葫蘆還未出世就有了逆骨,若不經些磨難恐怕不會明白為師的心意。”

儘管注意到旁人的側目,清虛依然坦然,他認為自己是個稱職的師尊,無可挑剔。

若不信,可以問問他的另一位徒弟——龍姬,她會肯定他的良苦用心。

“不是這樣嗎?”

清虛見身邊的青蓮一直凝視著他,問道。

青蓮收回目光,點了點頭:“嗯。”

回答雖有些敷衍,卻也不失尊重。

---

人皇退位的訊息悄然傳來,百年間的塵世間變化快速而劇烈。

仙神對人類而言如同朝生暮死的蜉蝣般短暫。

隨著時代的變遷,延續了無數歲月的人皇殿也漸漸淡出了歷史舞臺。

從大禹禪讓開始,整個過程伴隨著集權統治的到來。

人族建夏為國,禹之子啟接過父業繼續統合,進一步加強政權的集中管理。

大禹的威名太重,在位期間無人可及,直至其退位之際依舊找不到一個能夠服眾的人皇繼承者。

跟隨禹治理水患的大臣如伯益等人也都無法在其光環下閃耀。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爭議和矛盾,禹未指定繼任者,而是放權予能者。

結果是他兒子啟最終取得權力,這個過程中,大禹自身的影響力雖無形卻難以忽略。

為了順應歷史程序,前任幾位人皇紛紛隱居幕後。

他們認為這是時代變遷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對於人皇為何退出以及推行仙凡分隔,原因很簡單:如今人族主要組成部分是普通人,修道者比例極低,執著於此不利於人族整體發展。

於是人皇們選擇隱退不再過問俗世事物。

同時他們在修真界內繼續保持一定的聯絡,但對於內部事務不再幹預,人族進入了新時代——修士逐漸遠離民間。

這段時間裡,楊天佑和兒子楊蛟已在人皇殿生活了一個多世紀,修行上有些進展,但容顏並未衰老多少。

多年下來,楊天佑的眼神中流露出掩飾不住的滄桑,內心備受煎熬。

人皇殿隱退後,他們追隨大禹左右。

得知兒子楊戩拜入聖人大教併成為玉虛宮的門徒,楊天佑知道這意味著楊戩非比尋常的命運。

楊戩揹負著三大運數交織的命運:聖人大教、天庭以及人族本身的運勢和發展機遇。

面對這些資訊,楊天佑既感到複雜又憂慮,但也從中看到了希望,特別是在解決瑤姬事件上有

除玉清聖地的太師祖外,人族中的一位大德之母也可能有所關注。

處理瑤姬一事只是天庭向各界交代,看似嚴肅莊重,實則與普通的囚禁無異。

……

兩道金光閃過,瞬息萬里,虛空之中化為兩道流影。

細看之下,原來是兩隻金翅大鵬,渾身羽翼彷彿黃金鑄就,環繞陰陽二氣,威勢凜凜。

但前方那隻體型較小的鵬鳥卻顯得異常狼狽,像小孩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