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頁

那麼她就不難知道,那位"少年巴圖魯"此刻就在京中,並且時常出入宮殿,如果她刻意要同他碰面,也是容易的;可惜的是,順治也很少對妹妹說起自己的讀『射』生涯,偶爾提及自己有個伴讀夥伴,也從未說名道姓。少女建寧與少年吳應熊,同在一個紫禁城裡,每當他們抬頭看見盤旋在宮殿上方的烏鴉時,有時會偶爾地想起對方,想起那次不同尋常的邂逅,想起那牽繫著彼此命運的『射』鴉之舉。然而,他們卻一直沒有再見面。和她母親的細膩親切正相反,小公主香浮對所有的人和事都表現出本能的冷淡,漠不關心。或許是出生在佛殿蒲團的緣故,她的『性』格中有一種天生的慵懶淡定,說深了是隨遇而安,寵辱不驚,說白了卻是粗枝大葉,麻木不仁。她自幼在宮裡出生,在宮中長大,可是非主非僕,非僧非俗,名為公主,實為囚徒,若不是天生成這樣一種淡漠籠統的個『性』,也就真難為她了。她與建寧成為朋友,並不是她主動的選擇,而是命運的安排。她與母親被禁足於建福花園,眼界所及只有建寧這麼一個同齡的朋友,建寧說什麼她便信什麼,建寧玩什麼她便學什麼,偶爾建寧耍小『性』子鬧脾氣,她便笑嘻嘻地不說話,也不爭辯,只是安靜地陪在一邊,由著建寧發作,直到建寧自己把自己折磨得筋疲力盡自動消氣了,兩人便又手拉手兒一起玩耍。建寧選擇香浮做朋友,卻是心甘情願甚至興高采烈的,這宮裡有她那麼多的兄弟姐妹,然而除了順治,並沒有什麼人肯禮遇她,而順治又總是那麼忙,難得一見,即使好不容易見一面也只是匆匆敘話便要分開。但是建福花園就不同了,殘破的建福花園,是建寧在紫禁城裡惟一喜歡的所在,比慈寧宮更加貴不可嚴,比位育宮更加親切神秘,比暢音閣更加浪漫優雅。尤其是從慈寧宮往建寧花園來的路上,要經過好長一節未經修葺的宮廷廢墟,這就使"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般的建福花園顯得更加清幽雅緻。建寧曾對皇帝哥哥說過:"建福花園,那不就是建寧和福臨嗎?它是我們倆的花園,是我們和仙姑之間的秘密。建福花園裡沒有明朝和清朝,沒有主子和奴才,沒有皇上和格格,你是哥哥,我是妹妹,如果你給我當馬騎,也不會有人管你、罰你。"對建寧而言,建福花園代表了世上一切最美好的東西:親情、友誼、美麗的傳說、自由的生活。它甚至是一種信仰,一種追求。是建寧心中的桃花源,蓬萊仙境,真正的盛世帝國。建福花園無所不有,對長平仙姑可以無所不談,所有平時不可以說的話,做的事,在建福花園統統可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