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高霞寓率領將士左衝右突,終究寡不敵眾,只逃得一人一騎出來,竟然全軍覆沒。史稱鐵城大敗。
其時討伐淮西多年,眾將領打了勝戰往往誇大其辭,憑空誇大殺傷俘獲的數額,打了敗戰卻隱瞞實情不報。但這場敗戰實在巨大,再也無法隱瞞,只得奏報。一時之間,朝野震動,朝臣紛紛入朝進見,勸諫憲宗停止用兵。
憲宗雖也震怒,但對平定淮西的決心卻絕無動搖,對眾臣道:“勝敗乃兵家常事,現在只應該討論使用兵力的方略,察明有不能夠勝任的將帥便撤換,現哪裡軍糧不充足便補充。難道能因為一個將領失利了,便忙著商議停止用兵,因而放棄國家的大計方針嗎?”
眾臣見皇上態度堅決,都不敢再言停止用兵。
其時高霞寓退兵防守唐州。於是憲宗將高霞寓貶為歸州刺史,同時任命河南尹鄭權為山南東道節度使,任命荊南節度使袁滋為彰義節度使和申唐、隨、鄧觀察使,以唐州作為治所。
但袁滋懦弱無能,一上任便被淮西兵圍了新興柵,他不能殺敵立功,卻唯知卑辭求懇吳元濟撤圍,憲宗聽知此事,頓時大怒,把袁滋貶為撫州刺史,讓李愬接替他。
李愬上任之後,聽說吳元慶在李光顏軍中,修書數封,叫他前往,吳元慶與他好久不見,也極為想念,但卻不好跟李光顏說告辭,一時猶疑不決。
正在這時,裴度來到李光顏軍中,他見了吳元慶,不禁大笑,說道:“好你個吳元慶啊,竟躲到這裡來了,比我還先到一步,這抗旨之罪,我看你怎麼辦!”
吳元慶笑道:“只要能為國殺敵,便是抗旨,皇上也必不怪責。”
裴度笑道:“你倒是說得輕巧。不過我聽說你剛到,便立了一大功,只可惜皇上不肯用你,否則平定淮西,那是指日可待了。”
吳元慶笑道:“裴大人過獎了,小子哪有那麼大的能耐?”
李光顏笑道:“皇上不肯用,裴大人用也是一樣。”
裴度呵呵而笑,顯得甚是歡喜。他並不肯休息,馬不停蹄便要去前線視察。吳元慶便跟隨其後,兩人騎在馬上,指點江山,想到大好河山,卻幾乎支離破碎也似,都不禁傷感,但想到總有一日會平定叛亂,國家將變得太平,又不禁躊躇滿志。
兩人越行越遠,站在一處山野間,向前視去,只見一條大河浩浩蕩蕩的從南向北流去,那便是溵水,山環水繞中有一城,是為溵州。
兩人站在高崗之上,談論徵淮西的決心,不防早被敵方探子得知,敵方守將乃是趙昌,聽說宰相裴度在此,頓時大喜,心想只要擒了裴度,或者把他殺死,朝廷必然震動、懼怕惶恐,再不敢用兵,淮西再無可慮,豈非是一件天大的功勞?
於是暗中調兵遣將,悄悄的掩了上去,頓時把裴度一行圍在核心。
吳元慶正與裴度說話,忽然現周圍有異動,說道:“不好,有人埋伏,咱們快退。”但為時已然不及,只聽一聲炮響,漫山遍野盡是旌旗,樹下草中全是敵兵。竟已經被包圍了。
其時裴度身邊,除吳元慶外,只有二十餘騎,雖都是勇猛剽悍之輩,但敵人至少也有兩千,頓時都不禁大驚失色。
裴度見身入重圍,心中雖然吃了一驚,但面上卻仍是鎮定自若,吳元慶也不禁佩服他的膽略,眾隨從見宰相如此從容,也心中稍定。
其時正當日中,只見豔陽高照,夏風拂拂,敵人吶喊呼喝之聲不絕傳來。吳元慶望著溵水中滔滔河水,腦中飛旋轉,酬思脫身之策。
只見敵軍正中忽然讓開一條路,擁出一個將軍來,卻是趙昌,只聽他哈哈大笑,甚是得意,說道:“裴大人,當朝宰相駕臨淮西,幸何如之?在下迎接來遲,還請大人恕罪。敝上吳元濟將軍聞聽裴大人駕到,實在是大喜過望,叫小將務必請裴大人到蔡州盤恆幾日,吳將軍軍務繁忙,不能親來迎接,還請裴大人原宥。”說著深深一揖。
裴度聽了這番話,也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道:“閣下是誰?”
趙昌道:“小將吳將軍麾下趙昌。”
裴度道:“哦,原來是趙將軍,你回去告訴吳元濟,就說裴度身為宰相,既到此地,必去蔡州,早則數日,遲則數月,請他自縛己身恭候便了。”
趙昌道:“還是請裴大人今日便去吧,難道裴大人怪吳將軍沒有親自來迎接,是以生氣了不成?吳將軍今日實在脫不開身,等大人到了蔡州,吳將軍自然會向大人陪罪。大人宰相肚裡能划船,對這些小禮小節,想必也不會計較的。”
吳元慶聽趙昌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