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靠自己的努力,被學校、老師和同學重視。在吉林大學校園,我第一次感到與他人平等。在此之前的1977年,我也參加了高考,但因為“政審”的原因――我的養父生父都有“政治問題”,我的養父大舅父曾擔任過國民黨成都市參議員,解放後一直揹著歷史反革命、“文革”時又背上現行反革命的罪名,我沒能被錄取。(我和我家人的故事,已在我的自傳體小說《中國:我心臟跳動的地方》裡描述過。作家出版社,2000年。)當我在上大學的第一個晚上,用全部真情寫下上大學的第一篇文字《感謝鄧小平》後,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我上了大學,然後讀研究生,然後出國讀博士,然後有一份高薪的華爾街工作,並且與我高中時一見鍾情的丈夫成為比翼鳥,連理枝。
一歲時我便失去母親,然而我的生命之路卻應了美國人常說的一句話:“上帝關注著我們每一個人(God is watching
us)。”在我,則是“沒孃的孩子天照應”。上大學是我在冥冥中受到的第一次惠顧,是我生命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轉機,它讓我甩掉過去的一切不幸,將心酸永遠留給了昨天。昨天,我哭過,但今天我再也不哭了。在我以後二十年的奮鬥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人生惟一不能選擇的,是自己出生的家庭;然而,我們一生的光陰,卻是用來改變人生、改變家人命運和個人命運的。浪費一生或成就一生,那是可以選擇的。我選擇了後者,而且義無返顧,說到做到。到美國後,貧窮的童年和貧窮的中國,給了我不服輸的心氣。在我以後在美國求學求職求生的路上;靠著我的心氣,靠著我的硬骨頭,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