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人要去打十萬人嗎?———
張遼拿著曹老大的錦囊妙計,對李典說:“尚方寶劍在此,我們出擊吧!”李典白他一眼,懶得理他。李典雖然不敢抗命,但是他完全可以糊弄一下,帶著幾個士兵,出去吆喝一下,放幾支箭,然後撤回來,就可以說是出擊了,到時就說自己為儲存實力而退兵,曹操也不能拿自己怎麼著呀。看著張遼在那裡咋呼,李典冷冷地想:你喊吧,以七千人去迎戰十萬人,你活膩了,臨死還拉我墊背,沒門!
孤掌難鳴,獨木難支,一共才三員大將,才7000士兵,要是自己不能把合肥城揉成一團,先不說曹操怪罪,關鍵是自己難以從合肥全身而退。那樣自己只有兩個選擇:A。力戰而死,落個烈士的名,雖永垂千古,但是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太陽;B。戰敗而逃,落個怯戰罪名,被判處死刑,遺臭萬年。關鍵時候,張遼的口才發揮了作用。曾經獨上三公山,以三寸不爛之舌勸得昌豨放下武器,張遼的口才也著實了得。他開始發表演講,先是慷慨激昂地表示決一死戰,動之以情,又大講特講合肥對國家的重要性,曉之以理,李典等人似乎動心了。可是,戰場不是“百家講壇”,單憑一張嘴就能打天下,以七千人人迎擊十萬人,這是自殺性襲擊,玩命!張遼的搭檔們,目光遊移不定,他們嘟囔著:不如等救兵,好歹能多活幾天。
張遼無奈,只好把曹老大抬了出來,說:“主公遠征在外,等到救兵到了,孫權早就把我們打敗了。主公早就準備好了信函,他在遙控我們呢,是要我們趁敵人還未集合起來,去迎擊他們,挫其銳氣,來安定軍心,這樣,才有希望守得住城池。成敗之機,在此一戰,你們還猶豫什麼呢?”他其實是說,曹操早就安排好了我們出戰,出戰若敗,責任在曹操,要是不出戰,失敗了,那合肥守將就得上軍事法庭了。張遼的口才果然了得,句句拿“領導說了”來壓制人,但是又不露痕跡,更妙的是,張遼把出擊的話撂那裡,誰不配合,那就伸著脖子等著挨曹操的刀吧!當然,李典和樂進都是威風凜凜的大將,絕對不是嚇大的,關鍵是張遼的分析給大家指了一條生路。
於是,《三國志·李典傳》就有了這樣的記載:“典慨然曰:‘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何以私憾而忘公義乎!’”很明顯,張遼和李典的個人矛盾還是很深的,李典能這樣表態,我們敬佩他公而忘私,也歎服張遼的談判效率。恐怕最關鍵的,還是張遼的軍事天才讓李典信任。
安內便可攘外,事不宜遲,張遼下發了敢死隊招募令,其肯定有誘人的懸賞,最起碼是當天晚上能飽餐一頓牛肉。有個哥們兒說:“敵人的十萬大軍在城外,刀光掩蓋了日光,我們都是吃了這頓不知還能否吃下頓的主兒,就當敢死隊員吧!”另一個哥們說:“對,最起碼能在死之前嚐嚐牛肉是什麼滋味!”那時候的草民,能吃得上一燉牛肉,那絕對是吃大餐了。哀兵必勝,看來是很有道理的。張遼招募的八百敢死隊員大塊吃煮牛肉,吧唧吧唧的咀嚼聲,在黑夜裡格外動聽。此時,孫吳軍營,卻是死一般的寂靜。十萬大軍,舟車勞頓,累,太累了!每個人倒頭便睡,甜甜的呼嚕聲,在黑夜裡也格外動聽。淩統睡著了,甘寧睡著了,淩統睡覺時皺著眉,可能他還記掛著甘寧是自己的殺父仇人。呂蒙睡著了,嘴角一動一動的,可能在背書呢,其實他沒有必要這麼刻苦,魯肅早就說過“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了。孫權呢,更是在中軍帳裡高枕無憂地夢周公,不,他很可能夢到曹公了,夢到合肥被他的十萬大軍踏平,中原的萬里河山向他的懷抱走來———要不,他的嘴角為何帶著笑?
東吳十萬大軍,從上到下,每個人,都以為自己贏定了:十萬兵馬攻向一個只有七千守軍的城池,曹軍主力又在關中,不可能來得及赴援,不贏,難啊!孫權這一方的人,有什麼理由不美美地睡一覺呢?如果睡不好,明天攻下合肥來,無精打采地接受張遼的投降,也太不威風了吧。張遼來偷襲咋辦?哈哈,張遼吃了豹子膽?他縱使吃了豹子膽來偷襲,我們十萬人砸也得把這隻豹子砸死!
有人質疑,東吳當時拿不出十萬大軍來,雙方力量懸殊沒那麼誇張。其實,雙方力量對比懸殊是毋庸置疑的,姑且不說《張遼傳》裡有明確記載,合肥之役後六年,曹丕追念張遼在合肥之功,下詔書說:“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詔書是國家權威檔案,可信度是很高的。曹丕的詔書還否定了另外一個推測:張遼的八百敢死隊員是騎兵,突進突退。三國時代,騎兵是豪華之師,七千人裡不會配置這麼多騎兵,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