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七成來自於商業(第三產業),這種“先進的產業結構比例”就是現在的中國也要花幾十年才趕得上!
宋朝就像一隻奇怪的“跛腳鴨”, 一邊是內部經濟幾為活躍繁榮,另一邊是對外極為軟弱退縮,為什麼會這樣?這多少與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重文輕武”的國策有關。趙匡胤本人是武將出身,因重兵在握,又有一批得力將領的支撐,便輕而易舉奪得“大周”的天下,奠定了統一中原的基礎。趙匡胤深知厲害的武將威脅有多大,因此對武將處處戒防壓制,深怕他們會學自己,突然一天“皇袍加身”。宋家皇帝強烈的“恐武症”造成宋朝英雄不但無用武之地,還倍受磨難屈辱。
從小聽評書就覺得宋朝的武將特別厲害,好像多半長得也帥,但又出奇的倒黴悲哀,從“楊家將”到“岳飛傳”,武功高強,英氣不凡的宋家將軍個個不得好死。最著明的是岳飛,自己被勒死在風波亭還不算,他年輕而又戰功赫赫的兒子岳雲、愛將張憲竟被拖到京城鬧市,在他們為之浴血奮戰的人群前斬首示眾!那個慘烈冤屈啊,比“竇娥”冤多了!
也許是被受外族的壓迫太多了,宋朝的民族反抗凝聚力倒是最強的,前面英雄雖然一個個倒在自己人的刀下,後面的英雄又不斷起來,繼續抗爭,哪管你宋家皇帝要拿我怎樣?當蒙古鐵蹄踏遍歐亞大陸,最後將矛頭對準南宋時,蒙古人萬沒想到一個看似軟弱的小小南宋竟要花五十年才能滅掉,五十年,半個世紀啊,蒙古人跟哪個國家打過半個世紀?
外表窩囊軟弱的宋朝其實內部是活力無限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在那個時代表現最為出色,以後就走下坡路,到了明、清好像就再也達不到那個水準了。仔細考察一下歷史就會發現,若不是宋家皇帝兩次結錯了“戰略伙伴關係”,犯了致命的錯誤,以當時優秀的民族素質而言,宋朝這隻“跛腳鴨”還會繼續跛下去。
第一次錯誤的致命的“戰略伙伴關係”是聯合金國滅遼國,結果遼國剛滅,金國便打到汴梁城下,北宋就這麼沒了,本來就小的宋朝一下又小了一半,退到黃河以南,開始了南宋。
第二次錯誤的致命“戰略伙伴關係”是聯合蒙古滅金國,結果金國剛滅,蒙古大軍就到了襄陽城下。好在襄陽頂住了蒙古軍,而且一頂就是十幾年。金庸的“神鵰俠侶”寫的就是這段歷史,按他的說法,頂住蒙古軍十幾年至少有郭靖、黃蓉夫婦的一半功勞。
同樣的愚蠢錯誤竟能犯兩次,宋朝的皇帝是不是昏得雷人?深思一步,宋朝犯這兩個致命的錯誤除了是被刻骨的對“遼、金”的“仇恨”衝昏頭腦外,背後還有個潛在的邏輯關係沒理順,那就是“敵人的敵人是什麼?”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嗎?宋朝把“敵人的敵人”當成朋友,結果造成亡國之災,我覺得這是最值得今人記住的一個教訓:“敵人的敵人”可能還是敵人!不管何時建立“夥伴關係”都要對這些夥伴防一手。
繁華紛亂,愛恨交織的宋朝從來都是編故事最好的背景,中華民族由盛到衰,民族特徵由剛到弱的轉折點就是宋朝。魯迅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毀給人看”, 宋朝撕毀的美好東西太多了,一個“悲情的大宋”豈能承栽那支離破碎的歷史塵煙?
這本“浪子燕青之聖光杯傳奇”寫到這兒快結束了,當你看到燕青舉起“闢風刀”闢向自己的時候能也看到一個“悲情的大宋”,一個專門滅絕自己精英的“逆向淘汰”的社會。
(未完待續)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迷現(一)
花葉飄落間一細石從上而下落,彈在那刀刃上,將正要著落的闢風刀從燕青手上震落,燕青睜開眼,心中大驚,是何人?手法如此利落,竟能一石將他手中刀彈開!未等他反應過來,一個黑影落在他面前,起手間已將面前官兵砍倒一排,史良玉舉鐧向黑影打去,卻被那黑影逼得連連後退。黑影邊擊邊喝道:“還不快走!”
燕青醒悟過來,忙抽身走開。他渾身是傷,步履蹣跚,行不過百步便頭暈目眩。“不行,一定要走下去,一定要到‘別有洞天’,她在等我,她在等我…”他艱難地釀蹌而行,身後血跡斑斑。
“已過午時了,他還沒回來,他會回來嗎?”李師師坐在“別有洞天”的絕壁前,仰天長嘆。
從天邊出現火光起,她就走出“一線天”,在這絕壁前等他。雖然燕青一再交代,要她只留在“別有洞天”等他,即使他不來,包打聽也一定會來,可她如何等得住?
她相信他一定會回來。但隨著日頭一寸寸升高,她的心一寸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