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但在兩次“徵支”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無一例外的遭到了慘敗,尤其是在“釜山海戰”中竟然被中國海軍打得幾乎全軍覆沒,可以說顏面喪盡,成為了國人唾罵和譏諷的物件。
由於在兩次“徵支”戰爭中損失了大量的艦艇,日本海軍本身也進入到了嚴重的“失血期”,加上對中國海軍擁有的十二艘五萬噸鉅艦的恐懼(當年“定遠不沉”的恐懼症又回來了),日本朝野上下在對海軍在戰爭中的表現鄙夷不已的同時,要求“改革”海軍(同時也是擴充海軍)的呼聲日高。
是 由,
(三百三十九)“瞞天過海”計劃
但對山本權兵衛來說,繼續擴充海軍對日本來說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夢魘。
日本在1919年到1922年這段時間裡,每年的海軍軍費開支都佔到了國家預算的25以上,再加上陸軍的軍費,軍事預算佔到了國家預算的將近一半,這完全是戰爭時期的財政預算。海軍軍備的擴充,有國力的因素,有造船能力和技術的因素,最後還有重工業體系的整體因素。而日本在這幾個因素裡面除了造船技術的專案主要是取決於熟練工人的技術度這一項和其他國家能夠相比之外,其他諸要素全部拿不出手。長此而往,國家經濟是根本承受不起的,國民也是難以負擔的。
面對已經初具規模的“八八艦隊”,現在的山本權兵衛其實並沒有什麼滿足感,反而開始了煩惱,因為“八八艦隊”這個日本人的夢想太過奢侈,不是缺少資源的日本脆弱的經濟所能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