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張獻忠和劉國能不會增援王自用他們。”
曹文詔聽了,便住了口,即便他再自大,面對這些加起來總兵力超過十萬的民軍,他也不敢說兩萬官兵就必勝。
山西巡撫呂志高神色複雜地嘆息一聲,道:“如果陝西巡撫許梁能夠率軍趕來就好了。有了三萬陝西官兵的支援,太原之戰,必勝。”
曹文詔聽了,也神色複雜,欲言又止。
左良玉必竟是新到山西,雖然聽說過許梁的名號,但對許梁也沒有直接的認識,聞言便詫意地道:“本將軍記得,朝庭的行文裡,呂大人才是山西剿匪的統帥,山西境內官兵均受呂大人節制!那許梁的陝西官兵什麼時候到達太原?”
呂志高神羞憤而尷尬,“命令早憶下達給許梁了。然而許梁不但沒有奉命增兵太原,反倒把原本駐紮在鄉寧,吉州的兵力都撤回了韓城。昨日,從韓城發來的公文上,許梁說什麼陝西官兵連番作戰,人困馬乏,需要休整五六天時間!”
左良玉不禁瞪眼,大叫道:“他這是抗命不遵!呂大人,咱們得彈劾他!”
呂志高苦惱地不說話。左良玉見狀,又瞪著曹文詔,曹文詔訕訕地摸著鼻尖,解釋道:“左將軍,陝西情況複雜,不是三言兩語便能說得清楚的……”
左良玉還有些不明白情況,曹文詔無奈,只得小聲地將許梁的一貫行事作風跟左良玉說了。頓時左良玉眼睛都聽直了,他不敢相信,大明朝還有這樣另類的官員:手握重兵,行事全看個人心情!
震驚了好一會,左良玉才看向呂志高,問道:“那個陝西官兵不能到位……咱們這個圍剿計劃還要執行嗎?”
呂志高眼中閃過堅定的神色,握緊了拳手,鄭重說道:“山西百姓受這些民軍禍害已經夠久了,不管陝西官兵能不能到來,此次圍攻王自用,高迎祥之戰,勢在必行。”
左良玉和曹文詔見狀,心裡都沒有什麼底氣,曹文詔輕嘆道:“現在,只希望許梁的在韓城,能夠牽制住八大王張獻忠的兵馬,這樣,太原的戰事便能順利許多……”
太原城外八十里地,紫金梁王自用和闖王高迎祥的八萬民軍便駐紮在這裡,為了此次的攻打太原之戰,王自用和高迎祥也準備了好長時間。
然而形勢卻十分不利:先是陝西巡撫許梁背信棄義,突然率軍進駐韓城,在陝西邊境追剿民軍。然後原本在懷慶追擊闖塌天劉國能的山西總兵曹文詔急速趕回太原,與那山西巡撫呂志高一道守太原。
緊接著,遼東名將左良玉又率軍趕到了!
民軍軍帳之內,王自用和高迎祥兩人瞅著太原城的地圖,愁眉苦臉,這形勢再發展下去,攻打太原的計劃似乎又要泡湯了。
“高兄,左良玉也到了太原,此戰我軍沒有必勝的把握。要不,咱們撤兵吧?”紫金梁王自用說道。
高迎祥很不甘心,臉色猙獰地盯著太原地圖,猶豫不決。
這時,上天龍上前一步,朝兩位頭頭拱手道:“王將軍,高將軍,依我看來,如果能把張獻忠和劉國能的兵馬也召集過來,太原之戰,勝算還是在咱們這邊。”
王自用不禁苦笑:“劉國能興許還有可能。張獻忠就別抱希望了,陝西巡撫許梁的三萬兵馬就駐紮在韓城,八大王張獻忠能牽制住許梁便算是立大功了。”
上天龍眼珠子一轉,微笑道:“王將軍似乎忘了,左良玉到來之後,陝西巡撫許梁卻把所有兵力都撤回到了韓城!”
“嗯?”王自用和高迎祥眼神一動,驚疑地看著上天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