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叫人上茶,等會沒人了老奴再來叫各位。”
“好的,那麻煩嬤嬤了。”雲起說著塞了一張銀票過去。李嬤嬤福了福身又轉身忙去了,雲起她們幾個走到偏殿候著。三個人聊著天倒也不覺得無聊,好不容易等到李嬤嬤來傳她們幾個去見太后,已是一個時辰以後了。
“琳兒、慧兒恭請皇阿奶聖安,孫女們祝皇阿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琳兒和慧兒齊聲道。
“雲起恭請太后聖安,雲起祝太后青春永祝,健康長壽,永遠的這麼優雅漂亮。”
太后高興地看著這三個孩子,忙道:“呵呵,快起來吧,都是孝順孩子。”
李嬤嬤不失時機插了一句:“是啊,太后,三位格格一大早就來了,可是看到各位娘娘在不好打擾,一直在偏殿候著的。”
“哦,是嗎,你們這幾個孩子,娘娘們又不是外人,正好進來一起嘮嘮,還在那偏殿候到現在。”太后輕聲責怪著。
“呵呵,我們幾個沒規沒矩的,怕擾了幾位娘娘的孝心。太后,這是琳兒、慧兒和雲起一起為太后備得壽禮,感謝太后您一直以來對我們幾個丫頭的關照和疼愛,還望太后不要嫌棄。”雲起親自從小如手中接過禮品呈給太后。
“丫頭,你們都是哀家的晚輩,疼你們是應該的,不過你們幾個準備的禮物哀家倒是要好好瞅瞅。”
太后讓李嬤嬤把禮物開啟,太后看著幾幅繡屏很是高興:“嗯,這屏風繡得甚好,哀家很是喜歡,是你們幾個丫頭一起繡得?”
雲起她們一起點點頭,太后讚賞地看著琳兒慧兒,很是欣慰地說:“嗯,不錯不錯,看來你們這兩個丫頭也得到雲起的真傳了,女孩子家就是要手巧。”
太后看到旁邊還有個手飾盒,打了開來一看,“咦,這個鐲子好特別,好漂亮啊!”
那是一個有著藏飾風格的鐲子,古代的人都比較喜歡玉飾,但是雲起不太喜歡,主要是玉的太容易碎了,像她這麼好動的,一天不知要打碎多少,所以她還是比較喜歡金銀手飾,尤其是藏飾,很有地方特色,雲起想太后是蒙古人,肯定也會喜歡這種有著濃郁地方色彩的飾品。這個鐲子還是雲起在西北的時候買的,當時她額娘還笑雲起買個這麼老氣的鐲子,只有等她以後再帶了。因為把佛像給了十三,雲起又得重新備禮,想了半天才想起了這個鐲子。
雲起忙給太后解釋著:“太后,這是藏飾,比起一般的手飾顯得有些誇張,很有地方色彩,希望太后喜歡。”
太后把鐲子拿在手上仔細的看了看:“嗯,哀家很是喜歡!”
李嬤嬤忙道:“太后要是喜歡,就戴著試試。”
說著就幫太后帶了起來,別說,還真是挺配的,因為藏飾本來就有一種厚重的感覺,所以和太后的一身的行頭有著說不出和諧。
“太后,真是好看,和您這身正好搭配,要不,就帶著呢?”李嬤嬤問道。
太后看看是挺漂亮,就點點頭。
雲起看著太后有點疲倦,可能是一大早就起來接受大家的請安,累著了,畢竟有這麼大年紀了,有點吃不消。忙準備告辭讓太后好好休息會。
“太后,您忙了一上午了,趕緊休息一會,晚上還有宴會,雲起幾個就先告退了,晚上再來給太后請安。”
太后也感到的確累了,是要休息兒:“好吧,你們也回去歇歇吧。”
第十二章
晚上慈寧宮被裝點的火樹銀花,煞是好看。康熙為了太后的這次大壽確是花費了不少心血,雖然雲起對康熙的濫情很不以為然,但是對他的孝道她還是很佩服,能做到康熙這樣孝順的君主也是不多的,何況太后跟康熙還沒有血緣關係。
這次為了恭賀太后的大壽,康熙制《萬壽無疆賦》,親書圍屏進獻。你說老子都這麼慎重,那些個皇子哪個敢怠慢,不想好了差不多。就連在外帶兵的大阿哥都專門命人送了厚禮回來。誰不想在皇帝老子面前表現成孝子孝孫,好討皇帝老子的歡心。
看著各位皇子獻上的禮物,簡直是令人眼花繚亂啊,不過都是些值錢但不貼心的東西,弄得雲起好想當回強盜,這樣她一輩子都不用愁了。
很快就輪到十三獻禮了,十三上前雙手捧起禮物跪下道:“孫兒胤祥恭賀皇阿奶萬壽之喜。祝皇阿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孫兒獻上觀音像一尊及孫兒親書的《孝經》一部,僅為皇阿奶壽。”
太后高興地看著胤祥:“平身吧,是花了心思準備的,快呈上來給哀家看看。”
天啊,太后娘娘,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