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鑄大鐘。在白塔以西新建有軒昂大方的大雄寶殿,內塑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像。在寺裡可以觀賞到雞足山八景之一的“塔院秋月”,在農曆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當月亮移到雞足山主峰上的楞嚴塔西面時,月亮與楞嚴塔、尊勝塔就連成一線,四周山林漆黑一片,只有明月與兩塔十分明顯,給觀者以身處月宮之感。而且,在農曆八月十三至十七這五天的夜晚12點左右,尊勝塔就沒有塔影,所以它也被稱為無影塔。
在尊勝塔院不遠處的道路左側有一座禪宗寺庵——五華庵,其名取自於達摩祖師圓寂前給慧可二祖的偈子中的“一花開五葉”。它是明嘉靖年間,僧人如月修建的。在清康熙時期,進行了一次重修。五華庵庭院不大,環境十分幽靜。原來的佛殿供著緬甸製作的一尊雕刻精緻、神態安祥的漢白玉佛釋迦牟尼臥像,因為玉質潔白晶瑩,油潤光滑,所以被稱為雞足山玉佛像中的珍品。現在的五華庵,是在原舊址上重建的。大雄寶殿內,供奉著漢白玉雕制的釋迦牟尼佛坐像、臥像各一尊,在它們的兩側供奉著漢白玉雕制的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像。在大雄寶殿兩邊,一側供奉著地藏菩薩、祖壇,一側供奉著觀音像和騎青獅的文殊菩薩、騎白象的普賢菩薩像。
在缽盂山祝聖寺以西半里處的小山脊上還有一座牟尼庵,它修建於明代嘉靖年間,起初是一個和尚為了方便向人施捨茶水而修建的茅庵,後來遭遇了火災,當地人就在此改建了牟尼庵,並請僧人智空做住持。明代時,楊升庵、李元陽等知名學者都曾在牟尼庵客居。牟尼庵曾數次遭火災,但又數次得到重建,但是在20世紀60年代被破壞後一直未曾重修。牟尼庵所在之地有一個圓印,傳說是釋迦牟尼分身在此打坐所留遺址。現在寺院還有一棵古老的牟尼柏,又名三會柏。這棵樹分出三個樹幹,三個樹幹長出三樣不同的葉子,人們很難辨認它們到底是屬於哪類柏樹。
在一座筆直陡峭的石崖絕壁上,還修有一個觀音閣,相傳它建於唐代,在明嘉靖年間和清康熙、道光年間進行了四次重修。在去觀音閣的山路上,有一個高數丈、呈天然螺旋狀、被稱為“壓怪神石”的巨石。在神石的東側,有一個形如月牙的玉龍橋,橋下的水被稱為甘露水,據說它是觀音菩薩甘露瓶中之水。往東就是文殊禪院,院內有古色古香的佛殿、經樓和禪房,禪院兩側還聳立著兩幢誦經閣。到了觀音巖的頂端,就是觀音閣了。觀音閣用鐵鏈懸吊於岩石上,走進去閣子會微微顫動,下視是萬丈懸崖,閣內的石壁上塑有三尊觀音像。
。。
參考文獻
1�馮增昭等著:《滇黔桂地區早中三疊世巖相古地理》,石油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2�謝蘊秋主編:《中國西部概覽·雲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3�劉壽如、盧定宇編著:《彩雲之南遊》,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版。
4�夫巴主編:《麗江與茶馬古道》,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5�蒼銘著:《雲南邊地移民史》,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6�楊桂芳編著:《麗江生態旅遊基礎知識》,雲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何松著:《雲南的河》,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8�楊壽川主編:《雲南特色文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9�錢鈞著:《雲南著名景點導遊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李學良著:《滇南少數民族農耕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1�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中國西南文化研究》,雲南科技出版社,2006年版。
12�詹英佩著:《普洱茶原產地西雙版納》,雲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版。
13�韓軍學著:《佤族村寨與佤族傳統文化》,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4�楊宗亮著:《雲南少數民族村落文化建設探索》,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5�羅陽著:《雲南西雙版納傣族社群與發展》,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6�楊沐、春涓著:《川滇線快樂自助遊》,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年版。
。 最好的txt下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