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一個冬夜,中央某新聞單位駐某省記者站的站長約見我,專門同我說起基層幹部欺壓農民的事情。他說的是樁樁血案,聽了令人心酸。這位年輕人就因為不願放棄自己的良知,寫了很多“內參”上報真實情況,而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我只是默然地聽他講述,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第2部分

第四輯 不可思議

一道論述題

有個順口溜,說的是官員進黨校:學習學習,休息休息,密西密西,聯絡聯絡。此說偏頗,大謬不然。看看某官員做的一道哲學論述題,自然會佩服得五體投地。這是一道很傳統的題目,想必領導幹部都做過的:請聯絡實際,簡論物質和精神的辯證關係。

有位官員答題如下: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所謂物質,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能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客觀存在,比如洋房、汽車、女人、鈔票等等。所謂精神,就是指物質作用於人的感觀系統所產生的相應反映,比如滿足、舒服、自在、快意等等。對物質和精神誰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區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分水嶺。

唯心主義的錯誤在於誇大精神的作用,將其凌駕於物質之上。中國傳統文化在總體上對唯心主義是持批判態度的。成語中的“畫餅充飢”、“黃粱美夢”等,就形象地說明了唯心主義是多麼幼稚可笑。沒有豐富的物質條件,哪來巨大的精神滿足?試問畫餅真能充飢嗎?美夢醒來不依然是一枕黃粱嗎?一位偉人說過,吃飯是第一件大事;古人有云,食色,性也。這兩個觀點結合起來,就通俗地說明了物質是第一性的。因為,所謂吃飯,指的就是指攝取物質;而第一件大事,也就是講的第一性。食色,也是物質;性,即本性,意思也就是人們第一位的需要。

同時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和精神是辯證統一的關係。首先,物質可以轉化為精神。眾所周知,吃飽喝足之後,亦即獵取大量物質之後,就會產生愜意、興奮等一系列精神反應。同樣,當人們擁有花園洋房和名牌轎車等大量物質之後,相應的精神反應就是做了人上人,渾身飄飄然。俗話說,飽暖思淫慾,此乃物質享受轉化為精神需求的極典型極深刻的例證。相反,精神亦能反作用於物質。顯然,當人們萌發精神慾望時,就能產生巨大的物質動力,並最終擁有大量物質。這已是被廣泛證明了的不爭之事實,亦是人們一再實踐著的普遍規律,不用贅述。最後,精神依附於物質而存在,物質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統一體。比方說,任何人本身都是物質的,即碳水化合物;同時,依附其上的特殊地位、職權等等就是精神的東西。這種情況下,物質和精神有機結合起來,既能獲取大量自身之外的物質,又能釋放巨大的精神能量,包括提高自身精神質量(獲取更高的地位,謀取更大職權等)、為別的物質體(亦即別人)創造更多精神收益(亦即地位、職權等)。

需要補充的是,唯心主義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過分強調信仰、道德、立場等等精神範疇的作用,忽視物質對人的巨大推動力。所以我們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是,少談些主義,多弄些物質。

評語:論點明確,論據確鑿,論證有力,論述清晰。優。

政府可以打瞌睡

往日在政府機關公幹,經常聽人感嘆:真不想再幹了,哪怕不下海,就算給企業噹噹顧問也好。發此感嘆者,必是肩負一官半職、多少握有尺寸之權、自我感覺非常之好。

我聞得此言,嘴上不便多說,心裡卻忍不住暗笑。這類官人,不僅假作淡泊之相,而且有些忘乎所以。他們真以為自己是神仙,只消他動動嘴皮子,稍加點化,企業就會財源滾滾。他們平日也許到企業做過所謂調查研究,或是在自己辦公室裡聽取過企業彙報,他們煞有

介事地說上幾點意見,企業頭頭們都是如沐甘霖的樣子;於是,他們就飄飄然了,總以為自己的指示無比正確。其實,這不過是場面上的逢場作戲,當真不得的。

企業家們非常明白,官員們大而無當的指示,莫說有害,至少無益。誰真傻得按政府官員的瞎指揮去辦企業,只有死路一條。記得當初參加政府官員的決策會,常聽首長們口口聲聲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結果提出的具體措施完全是老皇曆,比方派工作隊進駐企業,真把政府官員當天官天將了,似乎只要他們一下凡,如觀音菩薩般拿出寶瓶灑幾滴甘露,企業便逢凶化吉了,便遇難呈祥了。政府官員如此英明,何不乾脆讓他們直接去辦企業呢?

有句老話:百無一用是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