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緊急,那名胳膊被炸斷的營長主動要求率隊斷後,請豪森上校立即撤退。
德國人的攻擊異常猛烈,沒有時間客套,豪森上校只來得及獻上一個軍禮,就率領185團和192團的殘兵撤退。
為了輕裝急進,185團和192團並沒有攜帶重武器,士兵們除了步槍就只有手雷,這樣稀疏的火力密度無法阻攔德國人,於是當所有的手榴彈扔光之後,雙方陷入殘酷的白刃戰。
白刃戰是一種最殘酷的作戰方式,戰後統計傷亡,經常會出現一比一的情況,可見戰況之慘烈。
斷後計程車兵在人數上不佔優勢,好在他們沒有喪失勇氣,全部戰鬥到了最後一刻。只可惜他們的人數實在是太少,沒有延緩多久德國人的腳步,豪森上校帶的部隊裡有太多傷兵,他們還沒有返回曾經佔領的敵軍前沿陣地就被德國人追上。
於是又是一場殘酷的白刃戰,這一次留下來斷後的,幾乎全部都是傷兵。
當德國人第三次追上豪森上校的時候,外籍軍團第15團已經趕來救援。
安南人大部分都是新兵,這是他們第一次上戰場,雖然有華人老兵提點,但當面對德國人瘋狂衝鋒的時候,仍不免亂了陣腳。
還是沒有頂住。
德國人一直追擊到向安康團的陣地前,才真正碰上了硬茬子。
向安康一向為人謹慎,設定陣地的時候不僅輕重機槍齊全,而且還拖上來兩門75小姐。
為了防止被潰兵衝散陣線,向安康在陣地中開闢了安全通道,放185團、192團、以及外籍軍團第15團的潰兵過去之後,成了戰場上的最後一道防線。
面對蜂擁而至的德國人,向安康沒有忙亂,等德國人進入死亡地區,向安康才命令部隊開火。
又是一場近似於屠殺的狙擊,德國人最少扔下了兩千具屍體,這才狼狽撤出戰場。
等德國人再次發動進攻,已經是一個小時之後,在這一個小時內,向安康團補充了足夠的手榴彈和子彈,同時和後方的炮兵也建立了聯絡,就等著迎擊德國人的進攻。
德國人此時不是單純的正面進攻,而是三面夾擊向安康部的陣地。
蓋於至撒西一線,正面防線大概有六公里,如果是四個團防守,縱然是守軍無法覆蓋整條防線,最起碼也能互為犄角。
但現在只有向安康一個團,於是德國人可以從容的從三分方向進攻向安康部的防禦陣地。
按照慣例,步兵進攻之前是火力掩護。
德國人的炮兵肯定事先已經計算好射擊諸元,炮擊進行的異常準確。在一個小時的火炮打擊中,向安康團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部隊。
其實此時的秦致遠已經想把向安康團撤回來,但馬克西姆堅持要打一打,衡量一下德國人和華人部隊的戰鬥力,於是戰鬥在對於向安康團極端不利的情況下開始。
向安康團在費爾昂塔德努瓦戰役中畢竟是得到過磨練,士兵們之間配合默契,戰術動作嫻熟,軍官們知道在各種情況下應該做出什麼樣的應對。
於是德國人就倒了黴。
從上午十一點,一直打到下午四點,德國人發動了三次攻擊,除了第一次炮擊時獲得了不少戰果之外,剩下的兩次都沒有什麼收穫。
而與之相對的是每一次進攻都有上千人的傷亡,而且因為向安康團的陰損,負傷的遠遠多於陣亡的,甚至在第二次進攻時,因為負傷計程車兵太多,為了搶救傷員,步兵還沒有到達交叉火力構成的死亡區域就被擊潰。
德國人在戰爭中也在進步,他們的步炮協同越來越熟練,第三次進攻的時候,當火炮開始延伸,步兵距離向安康團的陣地大概只有150米,這幾乎是踩著炸點往前衝。
打退德國人的第三次進攻費了點事,整整激戰一個小時,德國人才被趕出陣地。
在這次戰鬥中,向安康團的傷亡明顯增大。
德國人也學聰明瞭,他們不再硬碰硬,而是利用地形地物採用波浪式進攻。每當有人衝鋒的時候,必定會有精確射手利用漫山遍野的彈坑以及碎石的掩護,和在陣地上的防守士兵對射。
德國人的單兵素質其實還是不錯的,特別是他們的精確射手,不知道是本身射擊技術高超,還是因為有瞄準鏡的加成,反正防守陣地上負傷或者是陣亡計程車兵基本都是精確射手造成。
當打退德國人的第三次圍攻之後,秦致遠不顧馬克西姆的強烈反對,堅決把部隊從前線撤下來。
秦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