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隨著海軍戰略重心的轉移,對東海與黃海一帶的控制力就開始減弱,特別是倭國一帶,一些倭寇又在蠢蠢欲動了,甚至還有一些倭寇像蒼蠅一樣,乘坐小船偷襲騷擾對馬島。
對馬島,為於朝鮮半島與倭國之間。早在數年前,北平軍海軍就佔領了該地,配合陸軍攻略朝鮮。而倭軍在朝鮮吃了一次大敗仗,不但沒能佔領朝鮮,反倒是損兵折將,自此,與大華民國的關係就惡化,雙方之間的貿易斷絕了。
不過,倭國的幕府大將軍足利義持不甘心就此失敗,一直在整兵備戰,企圖捲土重來,一雪戰敗之辱,那些倭寇不過是他派出來試探的。北平軍海軍軍艦雖強,但是這些倭寇像蒼蠅一樣讓人討厭,也是讓人煩不盛煩的,駐守對馬島的海軍編隊屢屢向北平報急。
這些蒼蠅一般的倭寇的出現,雖然很是討厭,但是並不能打亂萬磊攻略南洋的計劃。他與軍委的要員們一通商議,就擬定了一個以攻為守的計劃,即集中海軍力量,短時間內對倭國沿海進行一次掃蕩式打擊,毀滅倭國的海船與海港,使之蹦躂不起來。
這不,正月剛過,萬磊就離開了北平,先是去視察遼東,接著就是前往朝鮮特區視察,最後前往釜山城坐鎮,指揮這一次代號為“斬翅”的海上大行動。
按照計劃,海軍出動二十艘夏級戰艦和六十艘鎮遠號戰船,分成三隊,分別對倭國北九洲,四國島進行軍事封鎖,將倭國困死在本州島上。
其實,倭國這個島中只有三個大島,北九洲與四國島與本州島有海相隔,只要把海路隔開,倭國幕府就要失去對三分之一領土的控制權,萬磊扶植一些當地的分裂勢力,搞一些分化政策,幕府的實力必定大損。
而本州島的北部是蝦夷地,那裡早就被大華民國開闢為一座流放島,上面有數萬流犯,倭國根本就插足不了那裡。被北壓南擠,佔領本州島的幕府肯定自顧不瞎,自然也就沒有力氣再搗亂。
而萬磊之所以沒有直接對倭國實行軍事佔領,主要因為倭國是一個物資貧乏的島國,相比於物產豐富的南洋,根本就沒有佔領的價值,作為一個殖民大國首腦,他當然是先集中力量佔領那些沃土,再吃那些雞肋。
同時,倭國作為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國家,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統一的民族,如果派兵登陸倭國作戰,勢必會遭守到頑強的抵抗,當年元軍兩次大舉攻倭都以失敗告終,這雖然與所謂的神風有一定的關係,不過倭人的抵抗意志也是不容忽略的。
元軍折撒的前車之鑑擺在眼前,萬磊當然不會重蹈這一覆轍,他先對倭國進行海上封鎖,來一個溫水煮青蛙,隔絕北九洲四國島與本州島的聯絡,再想辦法消磨掉這兩地倭人的民族意識,最終再一舉登島。
萬磊相信,佔領倭國靠的不只是軍事手段,只要策略得當,甚至於一舉將倭國進行和平演變,使之成為大華民國一個省。
第423章 大殖民時代(四)
朝鮮,可以說是大華民國第一塊殖民地,在倭軍和北平軍的聯合打殺下,朝鮮原住民死的死跑的跑,已經所剩無幾,現在朝鮮全境作為大華民國的一個特區,居民都是從陝西山西一帶移居過來的殖民者,有七十萬人之多。
這些移**要從事礦業和伐木業,種植業也還算搞得不錯,去年已經恢復了很多荒地的生產,基本上實現了糧食的自給。不過朝鮮大量出產的石墨在冶金行業有重大用途,所以一直得到中央財政的支援,當地發展得不錯,甚至還修了一條鐵路,直通至朝鮮北部的鐵礦區,將出產的鐵礦與石墨礦等礦石運到遼陽鋼鐵廠,以擴大生產。
作為一塊礦產寶地,萬磊向來重視朝鮮的開發,也早有親直進往視察的打算,這一次藉著對倭國作戰之機,親往朝鮮視察在朝的開拓者,激勵他們克服困難,奮力建設新家園。
比起苦寒的遼東來,朝鮮的氣候算是不錯的。雖然朝鮮北部的冬天也很冷,不過南部地區還是比較適宜居住的,甚至還能種植水稻,朝鮮特區百分之八十的糧食都產自南部。
由於只有七十萬人口,整個朝鮮還是地廣人稀的,人均擁有不下五十畝的耕地,而且都是經過朝鮮原住民開墾出來的,灌溉十分便利,收成不錯的河谷地,都不必進入深山老林去開荒。
礦多,地肥美,山林中又多野味,在朝移民者的生活自然過得不錯,住房條件也很好,這裡的人都像北平省的住民那樣,集中居住在城鎮裡,只有到了生產季節才出城去勞動,都算得上是城裡人。
朝鮮的城鎮化水平高,教育自然也如北平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