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開始擊鼓了,鼓點的節奏很奇怪,似乎左咚咚兩下,右咚咚兩下,明顯是在對軍隊傳遞著某種訊號,經過朱元璋剛才的解說,王二大至猜到了,這就是雙翼齊飛的指令。
官兵的軍陣開始變化,在左右兩翼的兩隻百人隊,開始做出加速向前跑的架勢,有趣的是,士兵們的臉上帶著明顯的畏懼之情,兩翼前突的速度都非常緩慢,彷彿腳下拖著千斤巨錘一樣,根本跑不動。
王二滿臉茫然地道:“官兵這是啥意思?”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原因很簡單,士兵怕死。他們縮在盾牌和長矛後面的時候,還能似模似樣地運轉軍陣,要讓他們撤了盾陣向前衝,那就是拿命拼了……這隻軍隊士氣不夠,做不到這樣的衝鋒。”
果然,怕死的官兵們只裝了裝樣子,迫於軍令,兩翼象徵性地前突了幾十步,就開始慢吞吞地磨嘰,很明顯,士兵們沒有繞到流寇前面的去夾擊的勇氣,現在所採取的動作,僅僅是想把流寇們嚇跑而已。
其實這也是冷兵器時代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士兵們不會完全聽武將的命令,他們也有自己的思維,知道害怕,知道恐懼。古代打仗,明明大勝,卻讓敵人幾乎毫髮無傷地逃回去的戰例多不勝數,這並不是因為武將們不想將敵人趕盡殺絕,而是手下計程車兵認為已經打了勝仗了,何必再拼命?在追擊的時候就不會努力……
尤其是明朝末年,軍紀敗壞之後,大明朝計程車兵們多有貪生怕死之輩,使得整個軍隊的戰鬥意志都不高。打了勝仗之後,意思意思地追兩下,縱容敵人逃走,放虎歸山。一旦打了敗仗,就大規模崩潰逃竄,或者向敵軍投降……清軍入關之後,大多數的明軍並不是被清軍打敗的,而是主動向清軍投降的,可見當時的軍隊有多糟糕。
楊洪坐在中軍的馬上看著緩慢得像蝸牛的雙翼,大怒,辱罵道:“你們這些混賬,老子叫你們兩翼齊飛,你們在飛個屁啊?這他媽的簡直是兩翼烏龜齊爬,我帶了你們這群慫貨出來打仗,真他媽的倒了八輩子的黴。”他眼看要抓到鄭彥夫,取了他的首級去換賞錢和報功,結果這些不爭氣的丘八兵壞了他的好事,怎能讓他不氣?
鄭彥夫一夥人在士兵們的故意放縱之下,終於甩開了後面的官兵追擊,向著山坡上逃了回去,一路上丟盔棄甲,扔下了不知道多少“英雄好漢”的奇門兵器。那些裝帥的,扮酷的,充面子的武器,扔了滿地都是,一溜兒從山腳擺上了山頂。
看著流寇們逃了,楊洪趕緊下令鳴金收兵,中軍裡的鼓聲停了下來,換成銅鑼“咣咣咣”地敲響,士兵們也就順勢退了回來。
所謂“鳴金收兵”裡的金,是指的一種名叫“鉦”的樂器,這種樂器很像鈴,柄中上下通,是用銅製的,顏色近似金,所以有鳴金一說。但是在明末時期,鉦這種樂器已經被棄用了,大多數軍樂隊改為用鑼,這玩意方便攜帶,左手提鑼,右手提個木錘,用力一敲,就咣咣咣地響,非常適合用來指揮軍隊。所以準確來說,明末應該是“敲鑼收兵”。
“咦?我又不懂了!”王二摳著頭道:“官兵為什麼不乾脆趁著勝利,攻上崖頂去,搗毀鄭彥夫的山寨呢?居然在崖腳下就收了兵。”
“哈!”朱元璋搖了搖頭道:“你以為人人都像你一樣力大無窮啊?經過這麼一段時間的交戰,士兵們都累了,已經不可能再繼續攻崖。只能暫時休息,我估計楊洪會在明天天亮之時,重整隊伍攻上崖去。”
“唉,朱八兄弟,今天我真是學到太多東西了。”王二苦著臉道:“真沒想到,打仗居然有這麼多的學問,我還以為自己武藝厲害,上了戰場會無往而不利,結果今天一看……光是那矛陣就能讓我死上十七八回。”
“打仗本來就不是靠著個人武勇可以決勝負的。”朱元璋拍了拍王二的肩頭。
王二又嘆道:“你懂得真多,居然對行軍戰陣也看得明白,我這次真是對你佩服得五體投地,對了,你以前不是放牛的麼?究竟在哪裡學來的這身本事?”
“我說路遇一個仙人傳授的,你信不?”朱元璋胡說道。
“你若這樣說,我就這樣信!”王二豪氣地道:“我王二從來不懷疑自家兄弟,所以你可不要騙我。”
“好吧,我不騙你。”朱元璋似笑非笑地道:“我是太祖皇帝轉世,所以不用學也懂打仗,天下間,我是最會打仗的一個。”
“哈,王二兄弟,你這玩笑一點也不好笑。”王二認真地道:“算了,你不肯告訴我,我就不問,想畢你有不能告訴我的理由。”
“嗯!”朱元璋點了點